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北京青年报

安置点里的村民健康守护人-北京青年报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A05版:读北京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防汛救灾

    本报讯(记者  武文娟)8月5日下午,怀柔区琉璃庙镇柏查子村转移安置村民返家。10天前,强降雨导致柏查子村整村受灾,所有村民转移至安置点临时过渡,55岁的村医孙秀华也在其中。在安置点中,她主动帮助驻点医生忙前忙后,再次当起村民的“健康守护人”。

    柏查子村位于怀柔区琉璃庙镇南部的深山区,常住人口110余人,多数为老人。在村卫生室工作了27年的孙秀华,跟村里的每位村民都很熟,“哪位老人有什么身体问题,常吃什么药,我都熟。”孙秀华回忆,当时,暴雨导致村里断电断水。村书记于7月27日通过大喇叭通知全村村民转移时,她还想着村里的老人们。在等转移车辆的间隙,她一一叮嘱老人们带齐药品。

    “王大妈,您的血压有点高了,给您拿的降压药赶紧吃,还是按之前的量,千万别多吃甜食。”与孙秀华同村一位王大妈,今年65岁,平时患有高血压,由于转移的时候比较仓促,没有拿药。老人想找驻点保障的医务人员拿点药,但一时想不起自己吃的是什么,再加上口齿有些不清,更加着急,老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跟孙秀华念叨。“大妈,您别急,您平时吃的啥药我知道,一会儿我去帮您拿,我先给您测个血压。”孙秀华一边说着,一边帮王大妈测血压,随后找到安置点的医生替王大妈开了药。

    在帮助老人开药的同时,孙秀华积极为老人解决难题。“我的降压药没带,安置点上也没有,怎么办啊?”刚到安置点,70多岁的彭大妈就焦急地跟孙秀华说。听到消息后,孙秀华第一时间与村干部联系,并协调为彭大妈及时网购了药品。“我熟悉老人们的情况,大家都习惯了找我,这都是应该的。”有了孙秀华的帮忙,安置点快速掌握村民的健康状况,也极大缓解驻点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在安置点的10天时间里,孙秀华总是拿着电子血压计穿梭在各个房间,为本村村民检查身体,了解村民健康状况。

    考虑到安置点多为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的村民,孙秀华还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情况,总是提醒慢性病患者按时用药。在孙秀华的手机里,有一个特殊的微信群,群成员就是村里的村民。群里她随时为村民们答疑解惑,提供就医咨询,提醒老人按时吃药。“她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有她在,我很踏实。”一位在安置点的老人说。

    8月6日,关闭了10天的怀柔区琉璃庙镇柏查子村卫生室再次开业,回到家的村医孙秀华再次忙碌起来,继续为村民们看病开药、为村民科普健康知识。“作为一名党员,为村民服务是我应该做的。”孙秀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