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躲避 就乐在其中-北京青年报
日期:07-30
◎葛亚夫
童年的夏天,似乎感觉不到热,村庄就是天然的“中央空调”。
我们在学校里没能做到的,在暑假做到了——天天向上——成日仰着头,目光如炬,扫描树身,看看有没有知了猴、螳螂……聚焦枝丫,望望有没有鸟巢、金牛……一旦发现猎物,立刻猴子般蹿上树。上树容易下树难,更何况我们光着上身。从树上下来,肚皮、胳膊没有不“花”的!还有人被马蜂或虫子相中,暗暗咬个红印,盖个疙瘩或肿包的印戳,动辄就得痛上三五天。
在树荫里窜来窜去,热是不热了,就是有点费上半身,有点痛。
树上玩腻了,肚皮也被汗水蜇得痛,我们就转移阵地,溜达到小河边乘凉。柳树成荫,我们顺着河沟滑进水里,玩起冲浪(泥)。泥浆水里的好玩,是可以听取蛙声一片。很快,沟沿就磨出一条条光滑、明亮的轨道。我们也像下锅的饺子,前仆后继,滑下去再爬上来,再滑下去,不亦乐乎。
只是,玩时光顾贪图欢乐,不知不觉裤子就会被磨破。滑了一阵,屁股火辣辣的痛,相互扒着屁股看,笑倒一片。裤子磨出两个洞,屁股蛋磨得红彤彤的,像猴屁股。这玩法凉快是真凉快,就是太费下半身。
为安全起见,我们转向低风险游戏,剪刀石头布、五子棋……但若不加点赌注,不刺激——输赢都无所谓,对于玩,我们是有职业精神的!三心二意地玩是敷衍,为人不齿。所以,输者要受惩罚。惩罚也绿色环保:抹锅灰、刮鼻梁、顶鞋底、喝凉水……开始还念及友谊的小船,下手都轻。几轮下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玩到最后,鼻子被刮成红辣椒,脸被抹得没下手的地方,爹娘都认不出来。这就费脸了!虽说那时还不能刷脸,也不靠脸吃饭,但一个个都是爱面子的小屁孩,这样玩下来,都弄得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当然,我们只是把玩当成一件重要的事,并认真去做,顺便降降温,找找乐子,并非一无是处。如果能找到乐趣,即使是辛苦的农活,我们一样干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甚至奋不顾身,比如熬薄荷。
薄荷性凉,可谓暑夏的“世外高人”。我们的活计也好玩,就是“蹦蹦跳跳真可爱”——大人往锅里装薄荷,我们站在锅里踩……薄荷凉气飕飕,像吐着芯子的蛇,漫过脚丫,攀上腿,缓缓往上爬。凉快得要命!不过,从锅里出来,剧情就大反转了——腿脚麻木,好像中了蛇毒,不听自己使唤。更要命的是,尿个尿都细若游丝,英雄气短。薄荷绝对是降温神器,就是太费神魄,凉身,也凉心。
无法躲避,就乐在其中。这就是我们童年的消暑妙计!如今,面对暑夏,我们失去的不只是童年,还有向自然寻找乐趣的本能和火中取栗的能力,只一味躲在空调下,望热止步。
夏天很热,也很费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