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北京青年报

舞剧《杨家岭的春天》以舞为笔绘延安 以艺联学传精神-北京青年报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第A07版:青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舞者与观众互动

    即将于7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艺术中心再次上演的舞剧《杨家岭的春天》,日前举办“以舞为笔绘延安,以艺联学传精神”主创见面会。该剧核心主创、演员及合作院校代表齐聚国家大剧院,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舞剧的创作历程,通过艺术展示与互动,生动诠释了其艺术构思与精神内核。

    木刻和版画激发当代再创作

    当天,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刘岚,共同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于婉莹颁发捐赠收藏证书,其油画作品《人民的延安》被正式收藏,充分展现了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清华大学在艺术项目上的联合共建成果。

    该画作是于婉莹为舞剧《杨家岭的春天》特别创作的。她从舞剧叙事与延安木刻艺术中获取灵感,将村民“豆选”的温情场景与舞蹈肢体语言巧妙融合,重构了延安精神的生活图景与艺术温度。

    延安版画作品给了文艺工作者很多启发,舞剧总导演张晓梅、编导白凌及主演汪子涵、杨德奇、刘衍孛结合现场展示的精选版画作品,讲述了创作转化过程。他们将版画中记录的延安时期生活、战斗场景及人物风貌,特别是当年奔赴延安的文艺青年成长为文艺战士的心路历程,转化为舞台上动态的舞蹈语汇。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舞剧《杨家岭的春天》创排过程中,通过跨院校、跨学科的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联动,共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艺术教育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舞剧《杨家岭的春天》通过“厚土”“破晓”“永生”三个篇章,展现文艺工作者在延安的思想升华与艺术实践,同时也是“联学”致力于传承的延安精神内核的艺术化呈现。

    活动现场体验感十足,汪子涵等专业舞者现场表演剧中经典舞段,并与观众进行皮影戏、红绸舞互动,动作语汇呼应版画线条感。

    三年打磨力求精品

    舞剧《杨家岭的春天》历经三年精心创作与打磨,以艺术家群体为主角,融入当代汉族民间舞蹈,形成“舞蹈 + 版画”的独特审美样式与风格。

    该剧目前共完成近40场演出,累计观众5万余人次,先后获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重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及新时代舞台艺术系列创作工程入选剧目、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剧目”等荣誉。

    文/本报记者 田婉婷

    供图/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