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训练间隙,陈东森(中)组织班组女兵集体谈心。
本报通讯员 刘明松 摄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李兵峰 王天林
8月上旬,火箭军机关礼堂内,“砺剑青春最美丽”先进典型分享交流首场活动在这里举行。登台分享的8名优秀典型中,火箭军某旅通信连政治指导员陈东森格外引人注目。她洋溢着青春气息,娓娓讲述自己带兵育人的故事,让在场官兵深受触动。 从旅“十大砺剑尖兵”到基地“群众性练兵比武先进个人”,从“火箭军优秀政治教员标兵”到全国三八红旗手,一串闪光荣誉的背后,镌刻着陈东森扎根一线铸魂育人的铿锵足迹,也擦亮基层党代表的“金色名片”。 点燃官兵的青春梦想 “面对职责使命,立足战位,我们该怎么做?”“新时期如何当好导弹发射的‘顺风耳’……”在火箭军某旅通信连组织的一次教育课上,台上台下互动,气氛很是热烈。站在讲台上的火箭军某旅通信连下士杜凯丽,抬头看了看指导员陈东森,露出自信的微笑。 “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是指导员给我的。”杜凯丽说。陈东森发现杜凯丽平时理论学习很认真,知识点掌握扎实,表达能力也不错,营里组织政治教员选拔比武,就鼓励她报名参加。 从构思教育要点到梳理理论热点,从讲授上课技巧到动手制作课件,陈东森还找来几十份优秀教案,从点滴开始教起,带着杜凯丽登上教育讲台,最后成长为一名基层小教员。 “现在官兵学历高、思维活、眼界广,当好施教者、播火者必须真情浸润、激情如火。”已是火箭军优秀政治教员标兵的陈东森,把创新理论传薪播火当作自己的使命责任,在这条路上全身心投入。 在上岗考核中失利的列兵范志珍有些灰心丧气,陈东森察觉到像她这样的情况在新兵中并非个例。于是,她在课堂上激励大家努力向上成长、向下扎根,引导每名新兵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指导员给我点亮了前行的路灯。”回忆当时情景,范志珍说。后来,她刻苦学习训练,成为同年兵中首批持证上岗的号手。 一名好的政治干部能影响人的一生。陈东森把学好创新理论作为成长阶梯,带着感情学理论,撰写20余万字心得体会,凭借过硬理论素养和授课水平,成为基地理论轻骑队最年轻的一员。 近年来,陈东森针对官兵特点,把连队课堂作为阵地,创新融入快板、三句半和情景再现等元素,探索“一堂好课”“铿锵玫瑰话成长”思辨课堂等形式,打造的教育示范课、总结的“四有四感”教学法被上级演示推广。 “指导员,如果我提干成功了,可以写进你的教案吗?”一次授课结束,一名大学生士兵说出小心愿。陈东森笑着答:“我们做个约定,等你下次被评为训练标兵,我就把你写进我的教案。” 陈东森说,点亮官兵的理想之灯,这是政治干部的幸福价值所在。 带出阳光满满的连队 在该旅通信连,官兵们都知道,宿舍楼走廊尽头挂着一个红色小木屋,心里有什么悄悄话,都可以和它“说一说”。 这是该连官兵的专属“心语信箱”,也是陈东森打造的官兵倾诉心声的港湾。每天晚点名后,她都要打开小木屋,看看官兵的留言,这成为她雷打不动的习惯。 官兵们担负繁重任务,加之心理、身体承受能力不同,难免会因为家庭情况、个人情感等原因产生心理疙瘩。如何巧妙地引导化解,成了陈东森时常思考的问题。 个性比较要强的上等兵王琳萱在专业考核中成绩未达标,一时闷闷不乐,她把自己的烦恼倾诉在“心语信箱”。陈东森了解后,第一时间找到她,耐心疏导帮助她卸下心理包袱,还量身定制学习训练计划。不到一个月,王琳萱既补齐了专业短板,也重拾自信,在第二次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 今年以来,火箭军部队深入开展“大谈心、大家访、大讨论”活动。为了让官兵谈出感情和心声,及时化解忧虑和困难,陈东森建立起基础情况清、家庭结构清、追求目标清、思想状况清、个人困难清的“五清”知兵卡,把思想工作做到一人一事,做到官兵心坎上。 连队有个女兵是孤儿,内心敏感,有什么心事总藏在心底。陈东森了解情况后,多次让她牵头组织连队小活动。在工作中逐渐崭露头角后,这名女兵的性格开朗了许多。后来,她在全旅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夺冠,亲手把奖牌挂在陈东森脖子上,分享自己的喜悦。说起这件事,陈东森开心得像个孩子,激动地说:“比我自己获奖都高兴!” 马上到了一年一度的退伍季,陈东森忙完一天工作,晚上便伏案疾书,她要为每一名面临走留选择的战友写下一封信。“这里既有对退役人员的祝福,也有对留队战友的期望。这些追光逐梦的战友,好似朵朵‘向阳花’,一定能绽放美丽。”陈东森说。 去年,在陈东森带动影响下,连队官兵参加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比武取得团体第一名,10多人在上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10余项重要保障任务。 立起政治干部好样子 这是一次演练中特情处置的情景——任务进入关键阶段,突然出现通信中断,如果不快速解决,将影响整个任务进程。 只见陈东森迅速指挥官兵,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仅用数分钟就定位故障点,更换元器件,恢复信息通联。看到他们训练有素、全面过硬的表现,现场导调专家给出高分。 “咱们通信兵虽然不直接操控导弹武器,却是导弹发射的‘顺风耳’,我们必须锤炼过硬本领,确保作战指令随时畅通。”只要一上训练场,陈东森总是一改柔弱形象,彰显军人战斗血性。 这些年,她一步一个脚印踩实走稳,成为广大官兵奋斗强军的青春榜样。 参军入伍后,陈东森到了某团通信营。初入军营,她面对数千个电话号码,很快就背得滚瓜烂熟,并且在每次检验考核中都是零失误,在同批新兵中第一个单飞执勤。 任排长期间,她带领骨干探索“通信线路图手绘学习法”等经验做法,仅用2个月时间,就让全排官兵熟练掌握通信保障业务技能,并常态担负值班任务。 那一年,陈东森作为最年轻参赛选手,参加上级组织的考评选拔,在6项比武课目中获得5项第一名,最终以总评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火箭军优秀政治教员标兵”。 “指导员全面素质过硬、作风形象良好,官兵打心底佩服,也在大家面前立起政治干部好样子。”排长李炜琳说。在平时的军事体能训练中,陈东森总是坚持自我加压,连续3年综合评定达到优秀,还被评为“群众性练兵比武先进个人”。 这些年,着眼履行使命,她带领连队专业骨干更新完善某行动清单等专业资料,参与研究梳理保障特情处置库3类数十项,并一一制定应对方案,还通过授课辅导、结对帮带等形式,培养一批过硬号手,成为保障打赢的中坚力量。今年3月,陈东森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前不久,陈东森参加“政治工作好传统是什么、如何立起政治干部好样子”讨论辨析,从学习训练、遂行任务、作风养成等方面,对照实际深入检视,列出十几条改进措施。她说:“政治干部只有踏踏实实干出样子,才能真正把战士带成‘刀尖子’,把全连攥成‘铁拳头’。” “强军路在脚下,实干铸就梦想。我们每个人唯有全力以赴,才能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接力棒。”与基层官兵分享成长经历,陈东森的这番话赢得官兵共鸣,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