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法制日报

千里取证

日期:08-17
字号:
版面:08       上一篇    下一篇

  □ 潘正军
  
  前不久,检察长打电话让我到他办公室。刚落座,他就开门见山地说:“老肖他们明天要到杭州取证,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去体验一下。”
  老肖是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员额检察官,去年,他们团队临危受命,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办理了一起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赢得了上级检察机关表扬。今年,他们再接再厉,要继续扩大战果,彻底挖出隐藏在司法机关的“蛀虫”。
  作为在检察宣传岗位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我,立刻读懂了检察长口中的“体验”,那是让我走近他们的生活,去真真切切感悟他们在办案一线所历经的艰辛,当然,也期望我能整出点“真材实料”。讲述检察故事,传播检察声音,是我的职责所在,再次“随警作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没有半点犹豫,当即问他们什么时候出发。
  火热七月,我与老肖等人冒着高温酷暑,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在车上,老肖和我聊起了这次千里取证发生的前奏故事。几天前,他三番五次拨打取证对象张某的手机,但不是被挂断,就是被告知无法接听。情急之下,他给对方发了条信息,大概意思是:我是检察官,有些事情需要向你了解,请接听电话。一刻钟后,手机打通了,没等他把话说完,张某就警惕并且凶巴巴地嚷嚷说:“你说你是检察官,凭啥让我相信?”对此早有准备的他,随口把相关情况一一罗列出来。十几秒钟的停顿后,张某说:“我现在忙,随后再说。”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老肖并不气馁,在连续吃了几次“闭门羹”后,终于又联系上了张某。谁知张某竟说:“我和公司法务沟通了,我可以作证,也可以不作证,你们不能强迫!”
  老肖说:“错!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包括每个公民。”
  张某随后又说:“我现在有400多万粉丝,大小也算个网红,我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既然有那么多粉丝,你更应该遵从法律知敬畏,以良好的态度做出表率,否则,即使有4000万粉丝也枉然。”见老肖的说法有理有据,张某沉默片刻后,约定了见面时间。
  我们到了杭州,这里的天气又热又闷,辗转找到一家廉价的小宾馆时,我们的衣服已经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老肖赶紧给张某打电话。40分钟后,张某如约而至。
  张某身材微胖,看上去比较精明,他见到我们显得有点拘谨。经老肖等人耐心开导,张某情绪稳定下来,打开了“话匣子”。见此,我知趣地退出,因为涉及案件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我不方便在场。
  6个小时后,我的房门被敲响,老肖一脸笑容,他伸出大拇指说了4个字:“取证成功!”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