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明法院开展大榕树“一村一法官”普法课堂活动。 |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崇左市分行向法院赠送“捍卫法律尊严 维护金融安全”牌匾。 |
 |
宁明法院干警在爱店镇“三月三”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现场普法。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达212公里,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县。近年来,宁明县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履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作为诉源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助力创建诉源治理新格局,促进国家安全、边疆稳定、人民安宁。
加强破产重整,优化营商环境
“一年前,这里杂草丛生,工程烂尾,一片萧条破败景象。如今,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道路宽广整洁,感谢法院,让我们300多户业主心中燃起了希望!”业主张先生说。
因经营不善,宁明古鼎香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该公司开发的综合批发市场交房缓慢。320多户业主有的虽已收房,但未能办理不动产权证;有的因公司停产,交房和退款无望,进退两难。项目现场杂草丛生,一片破败景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宁明法院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以诉源治理助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创新实行“破产清算转破产重整”,向前端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发挥典型案件引领作用,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向更优发展。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案件的妥善处理,不但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拯救企业于危困,同时也让人民群众了解到,企业破产也是纾难解困的有效途径,不再谈破变色。”宁明法院院长杨德清在企业破产重整工作推进会上表示。
在重整案件办理过程中,法官坚持能动履职,先后召开十余次府院联动会议,通过与住建、税务、电力、自然资源等部门积极协调与磋商,推动解决房产办证、房产续建、房产交付、破产欠税、“一户一表”供电、营业执照延期、后续工程资金投入等多项关键难题,助力企业涅槃重生。
如今,320多户业主实现交房办证,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真正实现“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2023年,该案入选广西全区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近年来,宁明法院先后办理了11起破产清算转破产重整、破产清算转破产和解、预重整转庭内重整案件,通过审判发挥示范案例引领作用,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整合各方资源,诉前化解纠纷
“这起案件从接收案件到调解结案,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非常感谢法院的法官们!”近日,在宁明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员的主持下,多起信用卡纠纷案件于申请立案当日顺利达成调解协议, 银行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先生对法院高效的解纷方式由衷表示赞赏。
黄某等5人在宁明县某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逾期还款,经银行多次催收均未及时还款,该银行欲将5人起诉至宁明法院。调解员农爱萍了解到黄某等人均有还款意愿,但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到法院应诉。为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调解员对该起纠纷进行诉前调解,经视频调解、远程签订调解协议后,该5起案件得到了及时、妥善化解。
随着边境贸易的不断发展,宁明县金融机构存贷款大幅增长,由此而引发的金融纠纷也不断增多。为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宁明法院在“专、快、好”上下足功夫,将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与一站式多元解纷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法院+N”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在立案环节加大金融纠纷诉前调解的宣传工作力度,引导金融纠纷进入诉前调解渠道。
此外,宁明法院成立“法院+工会+人社局+司法局”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人民法院、人社局、司法局、总工会多方沟通和职能衔接,推动实现各方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动调处的常态化工作格局,让诉讼服务更加集约化、智慧化、人性化,有效推进辖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
践行“枫桥经验”,助推边疆稳定
宁明法院作为边境法院,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助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爱店人民法庭是国门法庭,该法庭创建了以“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珍爱家庭、敬爱呗侬、友爱乡邻”的工作理念,精心打造“五爱调解室”,并以“五爱调解室”和“一村一法官”为载体,坚持能动履职,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同时,联合村委、社区、司法所、综治中心、派出所、商会等有关部门及网格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形成了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五爱调解室+1+N”工作机制,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书写了人民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爱店模式”。
宁明县桐棉镇枯楠村风力发电项目是国家重大项目。西安西电公司作为主导方,与重庆重电公司共同承接了该项目。随后,西安西电公司将其中的辅助性工程转包给江苏某公司,江苏某公司又与南宁某机械设备租赁公司等12家公司(企业)签订合同,租赁工程机械、购买电器、给车辆和工程机械加油等。2023年初,江苏某公司失联,拖欠12家公司工程款、货款和加油费未支付,涉案金额660多万元。
2023年底,南宁某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因拿不到工程款,联合组织起来设置路障,矛盾日益激化。
爱店法庭随即与镇综治中心和当地派出所启动多元解纷联络员机制,积极成立联合调解组共同开展纠纷调解工作。
“我们给出的调解方案是根据施工方提供的有效工程结算单等对工程款和工程量进行确认后,再由西安西电公司委托合作方重庆重电公司支付30%的工程款。”爱店法庭庭长唐胜介绍道。
经联合调解组先后五次组织调解,2024年4月7日,实际施工方与重庆重电公司在爱店法庭签订了书面调解协议,约定12家公司在收到货款后三日内清除路面障碍物,该风力发电项目得以顺利继续开工。
2023年以来,爱店法庭“五爱调解室”共参与并成功化解纠纷90余件,积极助力爱店镇“全国平安边境模范乡镇”创建。2024年2月,爱店法庭获评“广西示范人民法庭”。
依托当地文化,开展普法宣传
“唱山歌咧,山歌普法兴味浓……”大榕树下,普法歌谣声声传唱。宁明法院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找准边疆文化、民族文化与法院文化的结合点,利用大榕树讲堂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将特色法治宣传活动融入诉源治理工作中,用法治理念涵养乡风民风,助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在“三月三”、歌坡节等壮族传统节日,宁明法院积极将法治阵地前移,推广开展“山歌”普法和双语巡回审判相结合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以案释法,详细讲解群众普遍关注的法律热点问题,推动广大群众养成积极学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诉源治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同时,以无讼村居建设为抓手,与当地派出所、司法所、林业站等职能部门及街镇、乡村通力联动,形成纠纷预警机制,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精准为民服务。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宁明法院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拼搏,在新时代能动履职过程中把诉源治理工作抓实落细,为人民群众提供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途径,推动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