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对于涉诉纠纷,法院可视具体情况邀请行业专家与法官联合调解,做到“涉诉纠纷委托调”。
“其实就跟过筛子一样,容易的先筛一波,中等的再筛一波,最难的再集中力量解决。比方说对于一些情况复杂的案件,我们引入建筑专家参与调解,他们会在故障原因等技术层面上剖析清楚,再加上法官释法析理,当事人更容易信服。”物业“共享法庭”负责人、雁塔区法院速裁审判庭庭长何燕打了个比方。
要“冬病早治”,更要“把脉开方”
2023年10月,寒潮比以往更早来到西安,雁塔区某小区的业主们忧心忡忡,听说物业公司和热力公司在供热面积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一直在打官司,双方今年还没有签订供热合同,小区供不供暖还是个未知数。
考虑到临近供暖季,为保障辖区居民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物业“共享法庭”的法官们打算提前干预,为业主展开“冬病早治”工作。
何燕联合社区,召开小区供热问题的沟通协调会。物业协会、物业公司、热力公司、社区工作者、行业专家及居民代表被悉数邀请参加。
“热力公司在往年合同中约定的包干面积过高,我们物业公司要求按照实际缴费面积供热!”
“目前我们热力公司入不敷出,面临着经营困难,物业公司上一年度的供暖费用还未结清,影响了我们本年度的天然气购气、设施升级改造计划。”
在法院搭建的座谈会这一沟通平台上,热力公司、物业公司、业主代表面对面深度交流,法官们从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市集中供热条例等入手,就相关问题逐一答疑,结合各方反馈提出意见建议和化解方案,协调会后,物业公司和热力公司互相理解让步,就收费面积、设施升级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物业公司最终撤诉,双方重新签订了新一年度的供热合同。
11月15日,暖气如期送入了小区,业主们的“揪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冬病早治”,为社会问题及时“把脉开方”,是物业“共享法庭”的一贯举措。
“电梯经常性故障、消防设施不完善、下水管道失修……”
近日,在受理的张某某等业主诉某物业公司服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中,物业纠纷中最常见的问题再次出现在卷宗里。
如何减少此类物业纠纷频发的现状?承办法官通过物业协会要求物业公司对合理意见立行立改,同时就物业管理不到位及存在的瑕疵问题向雁塔区住建局发送了司法建议书。
区住建局收到司法建议书及案件材料后,核实确认该物业公司确实存在管理问题,立即对其进行约谈,并督促整改。
三个月过去了,物业公司整改效果如何?法官到小区进行了回访。
小区内的消防、电梯等重要基础设施被整修;
6栋楼存在的外墙瓷砖脱落隐患被处理;
室外杂乱裸露的电线不见了,被有序埋至墙内……
同时,物业的服务流程及服务标准被细化,垃圾处理、秩序维护等岗位每日不定期巡查,遇到业主反映问题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形成方案,明确时间节点整改到位并通知业主,预防及处理机制得到进一步细化落实。
2023年,雁塔区法院物业纠纷收案量降至1823件,较上一年下降32%,拐点出现。
不止物业“共享法庭”,聚焦矛盾多发领域、架构在群众身边的西安法院“共享法庭”还有很多——用司法智慧弥合感情裂缝的家事“共享法庭”;向外国友人开展法治文化宣传的文旅“共享法庭”;“诉前调解+司法确认”零成本化解批量纠纷的金融“共享法庭”……目前,全市法院在无讼社区(村、组)、共享法庭、院外特邀调解室、网格点建立共享解纷驿站189个,2023年至今化解纠纷10万余件,法官们以自己的专业和执着,把能动履职理念践行到底,让良法善治遍布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