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人民法院报

双赢多赢共赢

日期:06-09
字号:
版面:第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第一版  

    一场跨越山海的多向奔赴

    2023年7月下旬的一个周末,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鲁文举翻看手机时,突然看到宁夏高院关于选派干部到金凤区法院挂职锻炼的消息,他的心顿时激动起来。

    “很感兴趣,有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想到高院选派年轻干部到银川市辖区基层法院支援办案,他认为,银川中院责无旁贷。

    “到金凤区法院挂职历练需要符合几个条件。”范蕾进一步举例说,要具有司法考试A证,属于拟提拔、晋升法官等级的人员,政治素质要高,工作能力要突出,且年龄在35岁以下。

    面对隆德法院党组“到主战场锻炼成长”的精心安排,远在几百公里开外的范蕾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挂职锻炼,是为了弥补经验之不足,检验理论之应用,体会公正之内涵,感受基层之所需。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与挂职锻炼青年干部座谈,全面回答了青年干部为什么要挂职锻炼、怎样让挂职锻炼收益更大、挂职锻炼要注意些什么等问题。

    这也是宁夏高院推动该项举措落到实处需要回答的问题。

    根据宁夏高院关于该项工作方案的要求,首批挂职法官(法官助理)从低于2022年度宁夏法院法官人均收案数的12个法院中选派出骨干法官8名,法官助理5名,挂职时间为一年。

    7月底,围绕如何分配、管理、培养挂职干部,最大限度发挥青年干部作用,宁夏高院联合金凤区法院展开商议。

    宁夏高院政治部干部处处长王海峰提出了三点思路:一是要为挂职干部提供不同岗位的锻炼平台,提供更多符合干部成长需要的机会。二是要循序渐进地推动挂职干部适应岗位需要,由易而难调整案件类型,为干部成长创造空间。三是要激发挂职干部自身活力,实现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双提升。

    “结合挂职干部专长、挂职期限及现有辅助人员实际,我们将首批挂职干部分为速裁和执行两个团队,分别安排在速裁审判庭和执行局挂职锻炼,抓‘两头’有助于稳住审判执行工作基本盘。抽调9名法官助理、聘用制书记员辅助两个团队办案。”金凤区法院党组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如上安排。

    最终,通过商议明确,挂职人员由派出法院和金凤区法院共同管理,以金凤区法院管理为主。挂职人员每半年向派出法院、高院政治部书面汇报工作、思想情况。各派出法院在晋升晋级中须优先考虑参加挂职锻炼人选,上级法院选调干部时在同等情况下也应优先考虑。

    而这背后,也总能窥见党委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身影。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银川市金凤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法院系统的此项工作,积极协调为需要住宿的外地挂职干部提供住宿、饮食等,统筹做好挂职干部办公用房、办公设备等保障工作,为挂职干部营造舒心的环境。

    有了这样良好的实践基础,有了这样扎实的多方共识,十公里,几十公里、一百公里、两百公里、三百公里……宁夏大地上,来自5市12家法院的13名挂职法官(法官助理)肩负职责使命一路向“银”,驰援解困、增援解围,展现出新一代法院人的勇气和担当。

    办案8个月,成绩单出炉:速裁审判团队受理民事案件2173件,结案1765件,占民事结案数10.57%,结案率81.22%,改判和发回重审率为0,平均结案时间27.3天。执行团队受理执行案件1304件,结案1008件,占执行结案数14.45%,结案率77.30%,执行到位金额1794.5万元。为金凤区法院法官人均受案减负57件。

    “全区法院通过纵向选派、横向挂职的方式,有效缓解人案矛盾,统筹推动法院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为支撑和服务审判工作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宁夏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宁夏善知律师事务所主任王辉肯定了选派干部挂职锻炼的价值所在,认为这是宁夏高院强化政治自觉,勇于担当的真实写照。

    一份使命担当的现实考验

    走进挂职干部所在速裁审判团队工作办公室,一派繁忙景象跃然显现。

    “来之前知道金凤区法院忙,但没想到这么忙。”刚刚调解完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法官刘丹琼坦言,案件办理无缝衔接,常常不知不觉下班时间就已经过了。

    “然而,这是一种收获满满的忙。”刘丹琼说,“我收获了政治素质的提升、思想认识的提高、工作视野的拓展、基层工作能力的进步、与人民群众交流的宝贵经验,以及来自不同地区的‘革命友谊’。”

    “金凤区不仅案件体量巨大、工作节奏特快,当事人的维权意识更强,案件难度系数很高,也有很多从没见过的新类型案件。”范蕾更是直言,“一个‘烫手山芋’接着一个‘烫手山芋’,常常有种热锅上蚂蚁的感觉,倒逼你不得不快速成长进步。”

    范蕾又笑道,从刚来时的紧张忐忑到如今的自信从容,从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到面对艰难险阻的淬火成钢,这都是实打实的变化。

    采访中,全体挂职干部有着共同的认识:越是基层,越是办案任务急难繁重的地方,能动履职理念越能得到充分实践,“如我在诉”“抓前端、治未病”“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双赢多赢共赢”也更能得到真真正正地体现。

    权力必然带来责任。对于如何监督挂职干部,确保廉洁自律,宁夏高院院长安长海的态度十分明确:“要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理念,抓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落实,通过上下级监督、群众监督、相互监督、舆论监督,共同防范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

    社会纠纷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任何社会都不可能通过单纯增加司法供给来满足无限增长的解纷需求。

    “法院人案矛盾只有突出和更突出的区别,如何确保该项机制长期有效执行?”

    “动态调整法官员额动了他人的‘奶酪’,能否顺利推进?”

    “挂职期限仅一年时间,干部培养识别是否客观?”

    “挂职人员的范围能否进一步扩大?”

    对于建立全区性的常态化选派挂职工作机制,采取更多举措解决人案矛盾,仍然有疑虑有困惑也有争论,“成长的烦恼”,也只能在进一步成长中解决。

    问题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机制的理顺、尺度的把握、权责的衡量,并非一蹴而就。对此,安长海有着清醒的认识,要以“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为引领,站位全局想问题、办事情,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抓牢提质增效主线,在具体问题解决中积累经验,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