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军:我国制造业迎来多重发展机遇
日期:08-04
赵福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为我国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兴市场崛起、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制造业“三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推动产业加速升级,而规则不确定性、经贸摩擦加剧等压力,则考验着我国制造业的应变能力。
新兴市场崛起为我国制造业开辟了广阔的出口空间。2023年,作为新兴市场的重要代表金砖国家的贸易总额占全球比重超过20%。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多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近年来,其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与我国发展阶段形成互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占比从2014年的约1/4跃升至超50%。
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不仅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机遇,也为我国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提供了机遇。技术变革催生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而国际规则尚未完全定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电池、锂电池等“外贸新三样”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若能主动探索建立相关标准,将显著提升制造业国际话语权。
制造业“三化”转型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运用,促使传统产业升级,如纺织服装行业通过智能设计、柔性生产等模式,提升了其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我国作为全球绿色贸易第一大国,在绿色产品、装备和服务领域已形成一定优势。随着全球绿色发展,相关产品的出口需求将持续增长,为制造业开辟新赛道。
然而,全球经贸摩擦的常态化趋势,加大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不利的挑战,我国制造业需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国内大循环为支撑,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技术,强化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能力,方能在参与高水平国际循环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