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D1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朱蕾表示,“不添加”只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有些含糖饮料会使用“不添加甜味剂”的噱头吸引消费者,却造成了消费者认为产品中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误解。更有产品会声称不添加某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如不添加某一种甜味剂,实际使用了其他甜味剂作为代替,影响了消费者的正确认知。
不过,上述规定的实施过程仍需要时间。钟凯则提到,为了让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已经印制好的标签,同时也让他们有时间进行新配方研发,国家标准发布后通常会有“过渡期”,这个标准是2年。
对于新规,千禾味业也提到,十分支持新规的落地,新规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的管理。
此外,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将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同步实施。
《标识办法》主要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有三条是针对食品日期的问题,分别是“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标识办法》规定应当在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主要展示版面上设置独立区域,具体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应当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使用白底黑字等颜色对比明显的形式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应当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保质期到期日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强制标示事项,方便消费者直接知晓食品的可食用期限,无需另行计算。
此外,要求整体提升食品标签标注要求;要求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而通过网络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应当在销售主页面刊载预包装食品的主要标签信息;在规章权限内规定对食品标识不规范等行为在责令整改的同时,可以对违规对象处一定数额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