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香港路径”
日期:12-23
深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人工智能+”迭代动态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技术变革,而且有助于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当前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面对新科技浪潮,香港也正由过去金融和地产主导的经济结构,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加速转型。作为香港的数码科技旗舰,数码港自然而然成为香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旗帜。
为此,香港也拿出“真金白银”,正在香港数码港建设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阶段设施于2024年11月底正式启用。这也是香港首个大规模的算力设施。
此外,据2024—2025财政年度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香港特区政府计划推行为期3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向香港数码港拨款30亿港币,用于资助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及企业等运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推动有关用户使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服务。
据了解,该人工智能资助计划预留28.56亿港币,以资助符合资格的用户使用超算中心最高九成的算力资源,并为符合资格用户提供一般情况下服务定价的最高七成的资助。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计划既面向香港本地企业,也面向非本地企业。对于本地企业来说,需要从事对香港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其项目可以为香港的研发和人工智能创新做出贡献。而非本地企业则需要承诺在香港落地,雇用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以推动当地生态系统的发展。
正如陈细明所说,香港数码港将继续引进更多创科旗舰企业,打造蓬勃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促进技术交流和产业对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吸引和汇聚香港及海内外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人才,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郭阳琛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