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模型开源开发者数量居全球第二
日期:09-16
本报讯 近日,在2025外滩大会AI开源见解论坛上,蚂蚁开源联合Inclusion AI发布《全球大模型开源开发生态全景与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参与“大模型开源开发生态全景图”项目开发的约36万全球开发者中,中国开发者占比18%,仅次于美国;此外,AI开发正呈现高速迭代、中美大模型开源与闭源路线分化明显、AI编程工具爆发式增长等趋势,这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发布的“大模型开源开发生态全景图”,共收录了分布在22个技术领域的114个最受关注的开源项目,分为AI Agent(智能体)和AI Infra(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两大技术方向。同步发布的洞察报告《从社区数据出发,再看大模型开源开发生态全景与趋势》指出,62%的大模型生态下的开源项目诞生于2022年10月“GPT时刻”之后,平均“年龄”仅30个月,这反映出AI开源生态的高速迭代特性。
《报告》显示,在参与全景图项目开发的约36万全球开发者中,美国开发者占比24%,中国开发者占比18%,其次是印度(8%)、德国(6%)和英国(5%)。中美两国合计贡献超四成核心力量。值得关注的是,在大模型开源策略上,中国厂商更倾向于开放权重的开源模型路线,而美国头部厂商则多采用闭源模式。
蚂蚁开源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王旭指出:“这些项目可以想象成数字积木,开发者可以自由组合搭建新应用,中国在积木共享上的积极性,正让全球生态更具活力。”
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是AI编程工具的爆发式增长。这类工具能自动生成、修改代码,大幅提升程序员效率,成为当下开源社区最热门的领域。王旭表示:“做模型的厂商喜欢从命令行工具切入,而注重用户体验的团队则从集成开发环境入手,两种路线正推动编程效率‘革命’。”这种工具热潮背后,是全球开发者对“AI助手”的迫切需求。
《报告》指出,随着大模型能力的提升,未来程序员可能将更多重复性工作交给AI工具,转而聚焦创意设计和复杂问题解决,这一趋势或将重塑软件开发行业的分工模式。(文 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