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电子报

机器人激活服务贸易新动能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01)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以下简称“服贸会ICT展”)将在北京首钢园区3号馆举行。据悉,本届服贸会ICT展将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一前沿科技领域,集中呈现我国在人形机器人、轮足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创新成果,展示智能机器人在迎宾接待、工业巡检、家庭服务、科研教育等多元化场景下的应用实践。

人形机器人加速跑

在春晚舞台上,人形机器人身着花袄扭起秧歌;在工厂中,它们不仅能贴标签、搬重物,还能胜任焊接、喷涂等复杂任务……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无疑是备受瞩目的焦点。

人形机器人最符合人们对“机器人”的传统想象,不仅拥有类人外形,还能模仿人类的语言、动作与行为习惯。目前,人形机器人正从“技术研发”迈向“场景试点”阶段,以“越来越像人”的表现,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中。

据记者了解,在本届服贸会ICT展上,多款人形机器人将集中亮相,届时会突破以往静态展示的局限,让机器人“动起来”。

唱歌、跳舞、聊天、跑步、搬运物料、打太极……机器人们将以灵活的身姿和精准的操作,呈现令人耳目一新的“现场表演”。

来自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迎宾员”聪聪,具备自然交互能力,可承担导览、咨询等服务角色;在石景山人工智能展台,身材高挑的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将以稳健步伐完成抓取、搬运货物等任务;而在首钢园展台亮相的延松动力N2型机器人则“身姿矫健”“文武双全”,集成了大语言模型交互、语音指令控制、自动避障、动态抗干扰等多种先进技术,即便在复杂地形中也能完成舞蹈、奔跑、单脚跳跃等高难度动作。

无论是搬抬货物、穿针引线,还是挥手握手,人形机器人流畅利索的动作,都离不开一个关键部件——灵巧手。作为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的核心执行器,灵巧手融合了深度仿生、多模态感知、智能算法等前沿交叉技术,直接决定了人机协同的能力边界。

在本届服贸会ICT展上,石景山人工智能展台将展出由因时机器人研发的F1系列仿人五指灵巧手。该产品具备1000Hz高速实时通信能力、30kg静态被动载荷和15N指尖抓握力,可适配多款人形机器人执行精细作业。展会现场,观众还可通过穿戴操作控制手套,亲自操控灵巧手抓取3kg哑铃、棒球等物品,体验人机协同的精准控制。

据了解,作为北京城市更新的典范,石景山区近年来以首钢园为核心载体,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基地向数字创新高地的华丽转型。在此,具身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数字产业生态。

特别是在首钢园北侧,人形机器人产业基地已成为石景山区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主阵地。该基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聚焦具身大脑、智能感知、运动控制及关键零部件四大核心赛道,具备小试、中试条件。目前,已吸引近20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未来,首钢园将进一步向机器人企业开放办公、商业、会展等多元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加速研发与成果转化。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技术突破与应用规模扩大,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3年,人形机器人产值将增长10倍;约6年后,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万台级,对应千亿级市场空间。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当前所有工业机器人总和,甚至发展为超越汽车、手机的万亿级市场。

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在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轮足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按摩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各类服务机器人也加速渗透日常生活,在不同场景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本届服贸会ICT展区将汇聚丰富的机器人产品矩阵,覆盖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点亮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

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的TITA机器人采用创新的轮足混合设计,兼具轮式机器人的高效移动能力与足式机器人的复杂地形适应性,可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工业巡检、建筑测绘等领域。其另一款刑天机器人则面向家用、商用及健身市场,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健康管理、智能陪伴等生活场景的落地潜力。

石景山智能展台展出的睿小咖单臂拉花咖啡机器人,集成全自动咖啡机、协作机械臂、制冰机等核心部件于一体,不到一分钟即可制作一杯醇香咖啡,一次加料可连续制作100杯,实现高效、标准化出品。

“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并稳居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指出,我国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跃升至全球第三位。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的应用广度与深度显著提升。我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有望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凭借技术与性价比的双重优势,“中国智造”的机器人正加速走向全球。从欧洲、北美洲、亚洲,到非洲、南美洲……为中国制造注入新动能,为全球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9.42万台,出口总额达7.46亿美元,同比增长59.74%。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协同发展,智能机器人正从单一功能设备向多场景、自适应、高协作的智能体演进。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升社会运行效率的重要力量。”业内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