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电子报

萤石:让智慧家庭产品多点“人情味”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01)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萤石办公大楼

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萤石”)在国内智能家居领域颇有名气,也是在科创板上市的智能家居公司之一。近日,《中国电子报》“智家新生态”调研团队走访了位于杭州滨江高新区的萤石总部园区。在萤石创新体验中心,整面墙陈列的摄像头矩阵清晰呈现了行业的发展轨迹——从早期的监控设备,到如今支持4K超清画质与AI识别的智能终端,这些产品已从“看得清”演进至“看得懂”,功能范畴也超越了传统安防的界限。而从萤石在智慧家庭方面的战略规划与未来愿景,或许可以看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单一产品到生态互联

当前,智慧家庭市场正处于从单品智能向全屋互联过渡,并逐步进入认知智能的关键阶段。据艾瑞咨询《2023中国智能家居发展白皮书》,行业已进入AIoH(AI+家用物联网)阶段,其核心是基于AI大模型、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设备的自主决策与主动服务。IDC预测,到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达2.81亿台,AI技术渗透率接近50%,智能安防与能源管理等场景的全屋联动需求将显著提升。萤石方面向记者表示,用户需求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基础安防仍是刚需,但适老关怀、宠物陪伴和儿童看护等情感化场景正成为新的增长点。

预见到上述变化,萤石于2019年提出“1+4+N”生态战略,以物联网云平台为核心,连接四大类自研硬件。2024年,公司战略进一步升级为“2+5+N”生态体系。该体系以AI和萤石物联云平台为双核引擎,构建核心技术基础,扩展出五大自研产品线,在原有布局中新增智能穿戴品类,形成涵盖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智能服务机器人及智能穿戴的产品矩阵,并通过开放协议接入N类第三方子系统,如环境控制、智能影音等,持续完善智能家居生态的互联能力。

萤石方面指出,这一转变不仅是产品线的扩展,更意味着从“硬件满足”向“场景服务”的演进。截至2024年12月,萤石AIoT设备接入量已超过3亿个,注册用户数突破1.9亿名,开发者客户达36万名,为场景化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大核心产品的变革与突破

在“2+5+N”生态战略的推动下,萤石以智能家居摄像机和智能入户两大核心品类为重点,持续深化视觉化、场景化及交互化能力。

在智能家居摄像机领域,逐步实现从单一监控功能向家庭陪伴角色的转变。

例如,针对适老需求,其S10视频通话摄像机搭载自研视觉跌倒检测算法,可在识别异常行为后快速触发告警并联动紧急联系人,为居家安全提供主动响应;面向年轻用户群体,萤石推出子品牌“睛小豆”(BeansView),以萌系外观设计结合情绪化交互功能,通过趣味性互动吸引Z世代用户;在宠物看护场景中,TAMO可移动摄像机配备双轴云台与AI追踪技术,能够自动捕捉宠物活动轨迹并远程回传动态影像,满足远程陪伴需求。这些产品的差异化设计,体现了萤石对细分市场痛点的精准洞察。

作为家庭入口的核心设备,萤石在智能入户领域持续突破技术边界。

2025年,萤石旗舰产品启明AI人脸视频锁Y5000FVX集多项创新于一体:硬件方面采用双摄模组(400万+200万像素)、双锂电池供电及金属机身设计,支持把手模块替换以适应多样化门型;技术层面融合3D人脸识别与掌静脉生物特征识别,结合AI语音交互能力,搭载萤石自研的蓝海大模型2.0,实现对复杂场景的智能判断。根据奥维云网数据:该产品在2025年“618”电商节期间,于2500~3000元的高端价位段市场中零售额排名第二。

AI大模型重塑智能家居行业

萤石方面指出,当前,智能家居产品多依赖用户手动操作或预设规则联动,而AI大模型的引入将赋予设备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未来3-5年,AI大模型技术将深刻重塑智能家居行业。

比如,S10视频通话摄像机在老人跌倒时迅速响应,系统准确识别跌倒行为并自动拨打紧急联系人,同时推送实时视频画面。整个过程准确而迅速,且无需人工干预,全流程依赖人工智能决策。萤石拥有庞大的智能硬件生态(摄像头、门铃、锁、传感器等),这可以更好地帮助AI理解家庭全景,为产品注入真正的理解力。

“用户需要的不仅是工具,更是能读懂家庭脉搏的智能终端。”萤石方面介绍说道,萤石通过端云协同算法展现技术的温度。

2025年,萤石推出的蓝海大模型2.0加大了AI赋能,进一步强化了垂直场景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并针对垂直场景推出专项模型。例如“入户安全混合大模型”可识别门口可疑人员、包裹遗失等风险事件。通过与第三方大模型(如DeepSeek)的协同接入,萤石构建起覆盖儿童看护、老人关怀、宠物监测等多场景的AI中台,为全屋智能提供持续进化的能力,这种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标志着行业智能化水平的跃迁。

智能家居的竞争正趋于聚焦真实需求:以高精度算法解决具体问题,以开放生态实现设备协同。萤石方面强调:“萤石不做泛化的智能,只专注每一个垂直场景的实际需求。”当技术真正理解并融入生活细节,智慧家庭的未来才可能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