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中国电子报

2024年我国“新三样”出口 比2020年增长2.6倍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01)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齐旭报道:8月25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出口“含新量”十足,2024年我国“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3.8万亿元,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外贸新动能加速提升,产供链更加安全稳定。2024年“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进口来源更广,“十四五”期间,新增准入81个国家(地区)的271种农食产品,大宗商品、先进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多元化;区域结构更优,东部地区稳量提质,中西部地区发力起势,进出口年均增长7.9%。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3.8万亿元,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今年1—7月进出口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增长7.3%,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十四五”期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新增加19个,总数达到174个,实现全国各省区市全覆盖。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表示,通过持续创新监管、优化服务,不断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进出口值比2020年增长超过三成。

王军表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成为跨国产业的承接平台,吸引了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国际制造业巨头入驻,同步也带动了国内投资,辐射周边经济,促进了配套产业快速发展。比如说,重庆市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六大国际知名品牌为龙头,配套2300多家本地上下游企业,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

特殊监管区域也是开放发展的关键平台。如河南、四川、重庆这些既不临海、又不沿边的中西部省份,凭借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持,近年来外贸增速迅猛。特殊区域进出口值占到本地外贸的一半以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力推动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特殊监管区域还是新兴业态的培育平台。如检测维修、融资租赁、期货交割这些新业态,近年来在特殊区域蓬勃兴起,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了深度融合,价值链、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