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更多资讯
请扫描下载
沈阳发布APP
□初国卿
【寒露初候】
夹竹桃
竹影桃魂间一枝,美人佳士共欢时。
芳姿劲节同风致,尽赋连昌绝妙词。
按:夹竹桃,以其叶似竹,花色如桃故名。唐宋时,夹竹桃自海外入,中原始知。清陈淏《花镜》云:“夹竹桃,本名拘那,自岭南来。夏间开淡红花,五瓣,长筒,微尖,一朵约数十萼,至深秋尤有之。因其花似桃,叶似竹,故是得名,非真桃也。”因夹竹桃兼竹与桃花之品性,故持节刚毅如君子,娇美绚丽似佳人。故宋沈与求《夹竹桃花》诗言:“摇摇女儿花,挺挺君子操。一见适相逢,绸缪结深好。”亦有人不以为然,如清屈大均《闲情偶记》则说:“夹竹桃一种,花则可取,而命名不善。以竹乃有道之士,桃则佳丽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合而一之,殊觉矛盾。请易其名为生花竹,去一桃字,便觉相安。”其说亦自有趣焉。夹竹桃为灌木,亦有如小乔木者,内具乳汁,叶狭长,似竹亦似桃,而质坚厚,凌冬不凋。花数朵聚集,稀疏作伞状,生诸枝端。花色或紫红,或淡粉红,花形略似漏斗,上部裂作五数,亦有重瓣者,略呈团状。又有园艺类多种,或白色、黄色、橙黄色诸品不等。
【寒露二候】
扶 桑
琪树芳名非海东,原称朱槿早霞同。
色赢蕣萼花榴火,一朵犹堪照殿红。
按:扶桑,即中国古代之朱槿,扶桑之名乃后世讹称。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言:“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插枝即活。出高凉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因其花红艳绝伦,故清代厉荃《事物异名录》引《花木考》称其为“照殿红”。然朱槿又缘何名扶桑焉,此乃古代传说有“扶桑” 神木,生于太阳憩息之地汤谷,其木叶似桑,花如朝阳,与朱槿同,渐之,扶桑之名则大过朱槿也。故李时珍《本草纲目》曰:“东海日出有扶桑树在,此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后为讹为佛桑。”“佛桑”一名,唐时即有,时人刘恂《岭表录异》道:“岭表朱槿花,茎叶者如桑树,叶光而厚,南人谓之佛桑。”佛桑与扶桑,大约也是一字音转,然国人以朱槿花供神礼佛,则相因成俗,直到今天。扶桑为灌木,叶卵状,花独生枝腋间,具长柄而下垂。其花色大红,园艺品亦有粉色、玫瑰色、淡黄色、橙色、白色诸种。花作漏斗状,瓣五数,蕊聚为柱,长长伸出花心之外,作长柄小刷状。亦有重瓣者,则不见蕊也。
【寒露三候】
鸡 冠
浥露舒霞染碧秋,锦缨猩冠翠华流。
晨光绛绩出墙立,恍讶鸡人报晓筹。
按:鸡冠花之名,以花之形状所得。据清汪灏《广群芳谱》引明《花史》之言:“鸡冠花,俗名波罗奢花。”即此花由古天竺入中原,初以“波罗奢”名之,后因形如鸡冠,故更名鸡冠花。别称亦多,然多不离鸡冠之意象,如鸡髻花、芦花鸡冠、笔鸡冠、小头鸡冠、凤尾鸡冠、大鸡公花、鸡角根、红鸡冠,老来红等。其株为一年生草本,茎粗壮,纵生沟纹,叶卵状而长,花甚小,聚集成穗,或作鸡冠状,或作球状,沟回纵横如马脑,或作羽状,参差如焰,生诸枝顶。鸡冠花以红色如扇形鸡冠者最正,亦有形色不同者。如明王象晋《群芳谱》言:“有扫帚鸡冠,有扇面鸡冠,有缨络鸡冠,有深紫、浅红、纯白、浅黄四色,又有一朵而紫黄各半,名鸳鸯鸡冠。又有紫、白、粉红三色一朵者,又有一种五色者,最矮,名寿星鸡冠。而扇面以矮为佳,帚样者以高为趣。”鸡冠花入秋最盛,红艳宜人,遂成诗家与画家笔下最常见之秋花意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