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彩福+集章打卡”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日期:10-08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东陵公园正在被“踩福字”的欢笑声和“集章打卡”的热情点燃,这是一场关于文化遗产如何“活”起来的生动实践。刚刚收官的东陵公园“彩福季”,不仅是一场节日狂欢,更是给出一份文旅深度融合的“高分答卷”。

  10月7日,记者在东陵公园看到,一位年轻妈妈正笑着指导女儿,在集章地图上盖下最后一枚“福”印;不远处的古建筑旁,几位大学生摆着各种创意姿势合影,庄重的历史遗迹成了他们朋友圈里最潮的背景板。一位在公园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感慨地对记者说:“以前大家是来看历史,隔着距离看。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是来‘过’生活、‘沾’福气,历史好像跟每个人的今天都连上了。”

  国庆假期,沈阳东陵公园(清福陵)着实“火”了一把。根据官方数据,公园举办的“彩福季”主题活动,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156%。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背后是一套组合拳。公园方面围绕“福文化”这一核心IP,推出了七大特色项目。既有气势恢宏的巨型“彩福”地标供游客拍照,也有全民参与的“踩福字得福报”互动游戏;既有适合亲子家庭的“萌虎迎福”点位,也有专为年轻人打造的“红墙福云”等出片胜地。

  更精妙的一笔,是“集章享福利”活动。它巧妙地将主游览区与相对冷门的福陵文史馆联动起来。游客为了集齐印章,必须走遍园区,深入了解历史。数据显示,近2.3万名游客通过集章实现了“一游双园”,文史馆的参观人数增加到近4.5万人次。一个简单的创意,盘活了整个园区的文化资源。

  一场活动的成功或许有偶然,但“东陵样本”的出现,背后是文旅融合发展思路的必然升级。细究起来,从“让你看”到“邀你玩”,重构体验是关键。过去,人们对历史文化景区的印象是什么?“到此一游”,拍照走人,游客是被动的观光者。但“彩福季”的逻辑变了,它把游客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

  (下转2版)  (上接1版,“彩福+集章打卡”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东陵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踩福字”还是“集章”,都把厚重的历史文化转译为轻松、有趣的现代互动语言。这种“场景化”的营造,让文化不再是陈列在玻璃柜里的展品,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分享的生活体验,这恰恰契合了当下文旅消费从功能性需求转向情感性、体验性需求的宏观趋势。

  一场成功的文旅活动,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社会账。4.5万人次的客流,拉动的是区域假日经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提升的是城市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更深层次看,当游客在红墙碧瓦间感受“福文化”的魅力,在文史馆里溯源城市历史,无形中也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