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与中秋交织的双节里,沈阳的暖意藏在每一处服务细节中。
志愿者为远道而来的歌迷引路讲景、在热门景区前答疑守序、把服务“搬”进烟火早市……
这些没喊口号的行动,是志愿者的主动担当,是城市对每一位来客的真诚回应,这让双节的欢聚,多了份“共建美好”的踏实力量。
市总工会
“志愿红”织就服务风景线
“来沈阳故宫之前,最担心的就是找不到预约入口。多亏志愿者手把手教我操作,特别贴心。”来自吉林的游客李女士说,志愿者的热情让她的沈阳之行多了一份温暖。
节日期间,沈阳故宫门前游人如织,沈阳市总工会组织的32人志愿者队伍,用全程的坚守,在景区入口处筑起一道服务风景线,也让“工会志愿红”成为沈阳故宫周边最亮眼的节日符号。
每天早上8时,志愿者已经在故宫门前的指定区域开展服务。他们不仅承担着维护秩序的职责,引导游客有序排队、避免拥挤,还主动为过往游人提供问询服务——从景区开放时间、门票预约流程,到周边公交线路、特色餐饮推荐,志愿者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用细致服务化解游客的出行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通过组织志愿者在重点景区提供服务,既缓解了节日期间景区的服务压力,也展现了沈阳职工群体的责任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让八方游客在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更体会到沈阳这座城市的温度。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封葑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双节护行 志愿服务宠客获赞
双节假期,沈阳北站人潮涌动,一抹亮丽的“志愿红”成为这片繁忙景象中最温暖的色彩。10月7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积极响应“喜迎国庆 文明宠客”的号召,该局组织志愿者队伍在沈阳北站开展为期8天的暖心服务活动,用微笑和行动向八方来客传递沈阳的城市温度。
为确保此次志愿服务精准高效,市城管执法局提前进行了周密部署与精心筹备。结合沈阳北站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特点,志愿者接受了系统培训,熟练掌握了周边的交通路线与公共服务设施信息。活动期间,他们身着统一服装,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主动上前,耐心解答旅客的每一个问题。无论是询问公交地铁路线,还是需要协助叫车,志愿者总能迅速响应,并常常亲自引导,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到北站的环境维护中,协助清理垃圾,共同为旅客营造洁净舒适的出行环境。
“他们不仅帮我指路,还帮我叫车,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沈阳人的热情和这座城市的温暖。”一位来自南方的李先生感慨道。据统计,双节期间,志愿者累计服务旅客达数千人次。这些贴心的举动解决了旅客的燃眉之急,赢得了广泛赞誉,许多旅客表示会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致力于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同时,也呼吁更多市民与社会组织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共同为构建和谐、文明、宜居的沈阳贡献力量,让这份城市温度持续传递,为沈阳的文明画卷增添更绚丽的色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于海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志愿服务为烟火早市添活力
10月6日至8日上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党员干部们将服务窗口“搬”到了人气鼎盛的小河沿早市,利用休息时间开展志愿服务。那穿梭于人群中的红色身影,热情的笑脸和周到的服务,成为假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选择在小河沿早市开展志愿服务,就是希望在最贴近百姓生活、最能感受城市脉搏的地方,用实际行动兑现‘温暖这座城市’的承诺。”针对假期游客密集的特点,本次活动根据市场占地实际,科学设置了行李寄存处、游客中心、网红打卡点等6个服务点位,形成覆盖早市主要出入口和核心区域的服务网络,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
活动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党员干部职工在指定点位集合,身穿统一服装,在早市中积极化身多重角色:他们是“城市宣传大使”,主动为游客提供景点讲解、路线引导和旅游咨询服务,热情介绍沈阳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美食;他们是“现场秩序协调员”,及时为遇到困难的游客提供帮助、解决问题,有效维护早市秩序;他们还是“环境守护者”,手持清洁工具进行卫生清理,为市民游客营造整洁、舒心的购物和游览空间。
据统计,本次活动累计服务游客550余人次,其中提供旅游咨询200余次,路线指引300余次,景点讲解50余次;在环境维护方面,志愿者共清理街道150余米,清扫卫生死角20余处,清理白色垃圾5袋,摆放共享单车50余辆。这些数据背后,是志愿者实实在在的付出。
此次活动,不仅有效缓解了节日期间早市的管理压力,更在实践中生动传递了“环境是大家的,文明也靠大家”的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同时,中心党员志愿者在活动中以身作则,用一次次的耐心指引、一遍遍的细致清扫,将服务群众的初心从办事大厅延伸至城市街头,推动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互动,真正让“我和你一起温暖这座城市”的行动号角,如一股暖流,汇入早市的烟火气之中。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于海
记者当志愿者·手记?
我为外地歌迷当导游
10月6日,沈阳用一场“中秋歌会”,又一次展示了“歌迷之都”的魅力。我作为一线报道记者,幸运地见证了万人合唱的场景。
10月7日,我作为志愿者,在张学良旧居陈列馆门前为游客提供服务。“缘分”就是这么神奇,在服务过程中,又遇到多位来沈阳看“中秋歌会”的歌迷。作为一名文旅记者,我可不能错过这个“炫耀”的机会,直接化身导游,为他们提供讲解。
其实,这种“缘分”的创造者,是咱沈阳的文旅部门。为了打造“歌迷之都”,今年沈阳举办了30场万人演唱会,小型的音乐会几乎每周都有。歌迷来了,留住他们的心,才是根本。
为了让歌迷拥有更好的观演体验,沈阳推出一系列举措。在“两站一场”(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歌迷服务驿站”持续运营,工作人员为抵达的歌迷发放沈阳文旅手绘地图及特色文创好礼,从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推进“宠粉”行动,让歌迷刚到沈阳就能感受到文旅诚意。
票根就是打折卡。沈阳故宫、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沈阳植物园、沈阳金融博物馆同步为歌迷提供门票五折优惠,让歌迷在畅享音乐之余,深度感受沈阳的历史底蕴与自然之美。
一位来自山西的歌迷告诉我,“沈阳对我们歌迷太热情了,演唱会的票根成为了福利卡,酒店打折,饭店送酒赠菜,而且沈阳知名的景点还给打五折,这样的城市我怎能不爱?”
其实,志愿服务很辛苦,一上午我走了1万步,口干舌燥,但看着人潮涌动的客流,心里却很高兴。咱沈阳真正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