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匠心守护数字长城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工匠金句

  多拼一分,国家的数字防线就牢一分!

  ——刘兴华

  在北方实验室(沈阳)股份有限公司的墙上,“保障数字安全,护航数字中国”的标语十分醒目。正是在这看不见硝烟的网络空间战场上,一位工作兢兢业业、业务炉火纯青的青年工匠,以键盘为“盾”,以代码为“矛”,十五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网络安全测评最前线。

  他,就是北方实验室(沈阳)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技术员刘兴华。从青涩学子到行业专家,他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网络安全事业,用创新与担当在数字疆域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初心如磐

  在时代浪潮中锚定坐标

  2010年,初入行业的刘兴华敏锐捕捉到技术变革的脉搏。“北方实验室扎根沈阳、服务全国的定位,让我看到用技术守护国之重器的价值。”回忆起从业初心,他的目光依然炽热。从政府系统到核电、钢铁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每一次精准测评都是为国家数字根基浇筑钢筋水泥,这颗“用专业技术守护安全”的种子,支撑他在沈阳这片工业沃土深耕十五载。

  他的职业理想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让测评技术更精准高效”的个人追求,与北方实验室“保障数字安全,护航数字中国”的使命高度契合。从参与近千次测评项目到主导技术研发,刘兴华深知个人成长的年轮,早已与企业“做中国最受信赖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的目标紧密交融。

  学无止境

  在技术迭代中勇攀高峰

  网络安全的战场瞬息万变,面对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冲击,刘兴华也经历过“技术盲区”的阵痛。“传统检测方法在云环境动态架构前失效,工业控制系统的封闭协议更让测评举步维艰。”他和团队扎根一线,白天泡在设备机房实操验证,深夜研读《云计算安全测评指南》等技术文献。这种“干中学、学中干”的韧劲,最终催生出图文并茂的行业指导手册。

  十五载持续攀登,让他从“会操作工具的测评员”蜕变为技术带头人。为吃透国家标准,他逐字钻研GB/T 22239等规范;为突破技术壁垒,他考取高级等级保护测评师、商用密码评估师等十余项专业认证。“网络安全是场攻防竞速赛,认知必须快技术一步!”如今他常这样告诫团队。终身学习于他而言,已从“不被淘汰”的生存法则升华为“守护安全”的职业底气。

  创新破局

  在实践沃土中孕育硕果

  “在安全评估现场,发现工程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整理原始记录。我就想,能否让机器代劳?”经过刘兴华与研发团队对二元决策图理论深度挖掘,“等级保护测评原始记录生成系统”应运而生,使工作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他的创新图谱令人瞩目,4项专利、1项软著、4篇核心论文、参与制定地方标准《DB21/T 3891-2023》。每一项成果都从实践痛点中萌芽——面对复杂网络拓扑时提炼的“关键字段速筛法”,处理海量日志时创新的“异常定位三要素”,这些源于一线的小窍门最终汇聚成提升行业效能的“撒手锏”工具。更可贵的是,他主导研发的合规验证分析系统等工具已在企业广泛应用,年均节约人力成本超百万元。

  铁肩担当

  在重大考验中淬炼本色

  “多拼一分,国家的数字防线就牢固一分!”这种“责任大于天”的信念,支撑他完成多次国家级重大任务:在全国护网行动中获生态环境部表扬信;在“内蒙古70周年大庆”安保中赢得自治区感谢信;在辽宁省直机关、国家电网、鞍钢等重点项目中筑牢安全屏障。

  面对客户对测评结果的质疑,他曾经历过专业与现实的碰撞。“你们就是想让我们多花钱!”面对这样的误解,他选择用数据说话,重新梳理风险点,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演示,最终让客户心服口服。这份坚守的执着,让他斩获全国工控安全竞赛亚军、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被聘为国家能源局、辽宁省信息安全协会等多领域专家。

  “网络安全服务的未来需要共同托举。”刘兴华的话语充满期待。如今,已是行业领军人物的刘兴华,最常做的是俯身指导年轻工程师。这位东北工匠用十五年的青春证明,真正的工匠精神,不仅在技艺的精进,更在于守护万家灯火的使命传承。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傅淞岩/文 王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