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妇联的培训,让我掌握了电商知识,现在我的农产品都能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各地了。国庆假期,我们的销售尤其火爆。”来自法库县的刘兴华,通过“新农沈姐”培训,将带领村民种植的钙果打造成了“品牌产品”。10月4日,记者获悉,市妇联以“巾帼红”助力“三美”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千万工程”沈阳妇联模式,三年时间,推动建立“巾帼红”公益基金,整合社会资源,累计投入约170万元,充分发挥了妇女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
“巾帼花路”铺就幸福底色
“以前我家院子里坑坑洼洼,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现在好了,妇联带着我们修整庭院,种了花路,心情都舒畅多了。”沈北新区大丁村的施丽娜,提起家里的变化就喜笑颜开。
市妇联以打造“巾帼花路”“巾帼和美庭院”为抓手,三年间支持打造“巾帼花路”100条,这些花路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连接起村民们的心,成为邻里交流、休憩娱乐的场所。市妇联充分征求农户需求,选择环保透水材料覆盖庭院泥土路面,解决雨季泥泞问题;选择兼具观赏性、实用性的经济品种和多种类菜种打造美丽庭院,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增加农户收入。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积极关注困难家庭,帮助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三年行动中,共打造巾帼美丽庭院1000户,其中为354户庭院提供硬覆盖。
“领头雁”带起致富“加速度”
为了提升农村妇女的致富能力,市妇联依托“领头雁计划”平台,推出“新农沈姐”赋能培训,培养农业致富“领头雁”。许许多多像刘兴华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已经回乡发挥巨大作用。
三年间,全市共有2300名女性新农人获得了培训证书,她们不仅掌握了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还学习了电商运营、品牌打造等现代农业知识,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市妇联延伸美丽庭院打造庭院经济,在沈北新区、辽中区、法库县、新民市打造“一村一品”村五个,推广葫芦、五味子、钙果、三樱椒等庭院种植,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了解决农村妇女创业的资金难题,市妇联还积极拓宽金融渠道,推动百度旗下度小满金融“公益助农免息贷款”项目落地沈阳,为11名“领头雁”申请免息贷款74.4万元。
“积分制”激发治理活力
在沈阳市各个乡村,活跃着一支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她们参与垃圾分类、邻里互助、矛盾纠纷调解等基层事务,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乡村的和谐与美好。为了鼓励更多妇女参与志愿服务,市妇联制定了《沈阳市推广乡村治理巾帼志愿服务积分制实施方案》,计划支持60个村建立“巾帼红”积分超市,设立巾帼志愿服务积分标准,纳入所在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对积分优异的巾帼志愿者给予荣誉引领和物品兑换。
“积分制让大家有了参与感和荣誉感,现在村里环境卫生好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新民市杜板牛村王阿姨,是村里的“大娘督导团”巾帼志愿者,她积极参与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和矛盾纠纷调解,通过积分兑换了一些生活用品,也获得了村民们的尊重和认可。
沈阳市妇联“巾帼红”助力“三美”建设项目的大胆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项目经验入选全国妇联干部培训案例教材,荣获省最美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沈阳市四户巾帼美丽庭院入围全国“美丽庭院”,一人入围全国“最美庭院”女主人故事,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封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