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一大早,张学良旧居陈列馆门前已经有游人排队准备进馆参观了。广场上,讲解员开始忙碌,热闹的人声与导游的讲解声交织。记者穿上“红马甲”,准备体验当一天志愿者。
记者负责的区域是张学良旧居陈列馆门前广场,要想帮助别人,先得做好准备:洗手间、公交站、售票处的位置,沈阳故宫、中街方城怎么到达……作为志愿者,这些都要提前了解清楚。
“您好,售票处在广场右侧,可以窗口购票,也可以扫码购票。”“洗手间在广场东南角。”这样的话,一上午就要重复上百遍。遇到家庭需要合影,记者也会主动地帮助找角度、摆造型。
连续站立几小时虽然让人有些疲惫,但每当听到游客的一句“谢谢!”,所有辛苦都烟消云散。在服务中,记者不仅帮游客解决了难题,更从他们的目光里感受到大家对历史的尊重。有人在张学良将军塑像前久久伫立,轻声讨论那段岁月;有人在旧居门口拍照时,特意叮嘱孩子“要爱护历史建筑”。这让记者明白,志愿者的工作不仅是引导,更是在传承历史与文化。
跟记者一起服务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擅长讲解历史,有的服务专业热情。志愿者就像连接游客与城市的桥梁,用小小的善举让参观更顺畅,用耐心讲解让历史更鲜活。当更多人因志愿者的服务爱上历史、守护文化,奉献便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