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于24日17时前后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台风级),掀起风雨浪潮,对华南多地造成影响。
面对台风威胁,中央与地方迅速行动: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1.5亿元救灾资金,支持粤琼闽三省防汛防台风;广东转移群众超 216万,开放千余个避难场所,8万余艘渔船在港避风;澳门在风势减弱后,推进积水清理、恢复供电,全力保障民生。当前台风强度虽减,但次生灾害风险仍需警惕,各方抗灾与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推进。
科普问答
“风王”来袭
秋台风为何更凶?
中央气象台24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将于24日傍晚到夜间在广东阳江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桦加沙”被称为今年西北太平洋的“风王”,将给广东带来严重的风雨浪潮影响。
“燃料”充足
“桦加沙”诞生于台风生成的“黄金地带”——菲律宾以东的广袤暖洋。该区域海水温度超过29摄氏度,且暖水层深厚,犹如为台风准备了一座天然“能量库”。
“就像汽车加速需要燃油,台风增强依赖温暖的海水。”广东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副首席李芷卉说,经过整个夏季的太阳辐射,海洋表面积累了大量的热量,海水温度较高,为台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来源。
除了“燃料”充足,“桦加沙”还具备理想的形成条件。西南季风与偏东气流交汇,带来了充沛的水汽;高层大气风切变微弱,使得它能够垂直发展而不被“吹歪”。
秋台风中“狠角色”
出现频率更高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国杰介绍,“桦加沙”的云系范围和此前破坏力极强的台风“山竹”非常像。“桦加沙”的8级风圈将覆盖广东全省,12级风圈将覆盖广州中南部市县,广东南部沿海更是会受到14级风圈影响。
秋台风,通常指9至11月生成的台风,往往比夏季台风更为强劲。数据显示,7月至9月是粤港澳地区台风登陆的高频期,但秋台风中,强热带风暴以上级别占69.7%,台风级以上占比35.5%,均高于夏台风。这说明,秋台风中“狠角色”的出现频率更高。
秋台风之所以更为凶猛,李芷卉总结了四大原因:一是秋季海洋经过整个夏季的太阳直射,积累了大量的热量,维持在较高的海温,满足台风的发展条件;二是秋台风生成位置主要在西北太平洋,离陆地较远,在海洋上“充电”时间更长;三是秋季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垂直风切变小,利于台风维持或增强;四是秋天冷空气开始活跃,台风与冷空气相遇可能激发出更强劲的风雨。
秋台风路径多变
面对超强台风,广东各地把抗击台风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抓紧抓实,闻“风”而动,先“风”而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等16个城市已实行“五停”,截至23日17时30分,广东已提前转移超百万人。
气象部门提醒,秋台风路径多变,转折和速度变化更难预测,市民应及时关注气象局的官方预报和临近预警。各地应防御强降水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防御台风外围出现的局地强雷雨、短时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
气象消息▼
台风“桦加沙”在广东阳江登陆
广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于24日17时前后在阳江海陵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
预计,“桦加沙”将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远离澳门 水浸回落
台风“桦加沙”正逐渐远离澳门,强度逐渐缓慢减弱。澳门特区政府地球物理气象局24日15时改发蓝色风暴潮警告,16时改发八号风球。
受风暴潮影响,澳门多区出现水浸情况,内港一带水浸高度曾超1.5米。目前,澳门风势雨势稍减,部分地区水浸高度逐渐回落。河边新街、下环妈阁等地有居民及商户开始清理积水。27个低洼地区公共停车场陆续开启使用。
为保障居民安全和保护供电设施,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稍早采取低洼地区停供电措施。澳电表示,将利用设备远程操控,尽快恢复部分用户供电。
截至24日17时,民防行动中心在澳门和离岛共录得207宗事故报告,其中5人因台风受伤。另据社会工作局数据,截至当日17时,避险中心累计使用人数为686人。
民防行动中心表示,目前天气情况仍不稳定,路面情况存在安全隐忧,呼吁市民旅客尽量不要外出。
应援支持▼
广东转移群众超200万人
记者24日从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为应对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截至24日16时,广东省共转移2165230人。
24日17时前后,台风“桦加沙”在阳江海陵岛登陆。当日8时,阳江市启动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截至24日9时,阳江全市应转人数155841人,其中危险区域人员应转91040人,危房及户外施工人员应转64801人,实际已转155841人。目前,阳江全市1038个避难场所已全部开放。
台风来临前,埠场镇抓紧组织临海村庄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23日下午,60岁的埠场镇山外西村村民范飞带着孙子来到埠场镇中心小学的安置点。
“村里的干部叫我们来这里避风,我家房子离海近,刮台风、下大雨很危险。”范飞说,“这里有水、八宝粥、盒饭,各种物资保障都充足。”
目前,广东省80231艘渔船在港加固避风,12246名海上作业人员在岸上避险;376条客渡运航线(86条客运、290条渡运),1011艘客渡运船舶(492艘客渡、519艘渡船)已全部停航。
两部门紧急预拨1.5亿元
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华南多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地质灾害。记者24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当日紧急预拨1.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广东、海南、福建做好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用于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等,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现场特写▼
暴风雨中那一声婴啼
9月24日凌晨1时45分,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产房里,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女婴来到这个世界。
窗外正是狂风暴雨,此刻,超强台风“桦加沙”的中心距离这所位于珠海市金湾区的医院,仅有不到200公里。
“桦加沙”来势汹汹,而这里是妈妈们和宝宝们的“避风港”。
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产科主任余立波介绍,22日起,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对足月未分娩的孕妇,以及有早产可能的高危孕妇进行全面摸底,并逐一电话通知及时入院待产,台风前共通知到20余名孕妇,产科病区全力收治待产孕妇,做到应收尽收。为全力构筑起守护母婴安全的坚实防线,医院还开通孕产妇绿色通道,全方位保障孕产妇安全。
“产科医生和护士平时都是三班倒,为了应对这次台风,我们22号发通知,要求23日和24日上班的医护人员全部回院待命,现在他们就住在科室里面,为了保障特殊时期孕妇和宝宝们的安全健康,我们备足了二线和三线力量。”余立波说。
早在22日,珠海市三防指挥部就发布了“五停”公告,实施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而白衣天使们却坚守岗位,当接到出诊紧急电话时,他们义无反顾冲向风雨中。
台风“桦加沙”影响期间,珠海多家医院为孕产妇开通了绿色通道。根据珠海市卫健局提供的数据,23日0点到24日13点,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共出生婴儿91名。
狂风暴雨中的一声声响亮啼哭,奏响一曲动人的交响。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