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守护文化根脉 共筑传承新篇

日期:09-27
字号:
版面: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26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电局主办,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博物馆承办的“守护文化根脉 共筑传承新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五进”活动启动仪式在沈阳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五进”活动安排、沈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及“抗战记忆之旅”红色主题精品游径。

  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宣传活动

  本次“五进”活动于即日起全面启动,从全市106所文博场馆中遴选100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宣讲员,(下转4版)

  (上接1版,守护文化根脉 共筑传承新篇)围绕“城市遗产保护、我们在行动”主题,深入机关、企业、社区、村镇、学校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宣传活动,宣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校师生自觉形成抵制破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各地区、各相关单位要按照“五进”活动安排,积极组织开展讲座报告、科普展览、参观研学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提升市民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率,增强全民保护传承观念。

  沈阳市将成立市、区两级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队、小讲解员宣讲队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察员等宣传保护队伍,形成市、区、街道(村镇)联合宣传保护工作机制,构建宣传发动、群防群护、应保尽保的社会化网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局面,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还聘请了首批沈阳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宣传使者”,他们是沈阳市文博中心主任李声能、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东、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毛兵、沈阳市博物馆协会会长李理、沈阳市大东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陈赫。

  “抗战记忆之旅”讲好沈阳抗战故事

  启动仪式上,市文旅广电局发布沈阳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并正式推出“抗战记忆之旅”红色主题精品游径。

  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沈阳市已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1530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现场复核与信息更新,进一步夯实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75处。此外,另有41处新发现的长城资源点、已经认定为各级不可移动文物的点位已通过初步认定,正按程序报省普查办最终确认。若全部纳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将达316处,全市文物资源总量实现显著扩容。新发现文物年代跨度大,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辽金、明清直至近现代;类型丰富,包括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极大地完善了沈阳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链。康平县段家窝堡西北遗址以其重要的价值被列入全省8处重点新发现代表文物,彰显了沈阳市普查工作的扎实与成效。下一步,沈阳将持续推进数据精准化与成果整合,加快建设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沈阳市作为九一八事变发生地、抗战起始地及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见证地,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拥有丰富的抗战文物资源。

  沈阳以“抗战起点-抗战宣言-抗战足迹-正义审判”的历史脉络为主线,精心打造“抗战记忆之旅”主题精品游径,串联六大核心文博场馆:沈阳北大营营房旧址陈列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沈阳博物馆。该游径通过主题展览、研学教育、思政课堂、互动体验、打卡集章、快闪演出等多种形式,全面呈现自九一八事变至新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的壮阔历史,生动讲好沈阳抗战故事,传颂东北抗联英雄史诗。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盖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