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辽宁文化建设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8版:理评经纬       上一篇    下一篇

  □齐  心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突破,已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指引。

  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地位,守马克思主义魂脉,正地方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灵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历史无数次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就是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当今社会,他文化的渗透由来已久且从未停止,并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不断加强。从历史上看,由于辽宁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农业耕作生产方式,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呈现出信仰的多元化,此时,坚守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和指导思想的地位十分重要。辽宁作为工业大省与红色文化重镇,在推动辽宁文化振兴过程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作为文化发展的“魂脉”,将巩固文化主体性作为新时代辽宁文化繁荣的基石,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确保辽宁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内涵,护中华文化根脉,展地方文化底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深厚积淀,深刻揭示了文化作为“国家、民族灵魂”的历史意义。它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其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铸就了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修复力。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从古延伸至今的文化模式,展现的活态特质,在与社会群体生活的互动中展现,并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辽宁文化而言,辽宁是东北渔猎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及外来文化交流的前沿,不同谱系的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使多元文化的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在文化上不断创新。无论是游牧部落时期原生民族建功立业、尚勇强悍的政治文化,还是“闯关东”时期中原移民力辟榛莽、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无论是由于地方意识薄弱而形成的直爽仗义、宽广包容的开放文化,还是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因为气候环境和体质特点而形成的洒脱大气、质朴实在的自然天性,还是国有大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都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多渠道多方式挖掘和整理,挖掘辽宁文化之新义,整理辽宁文化之脉络,以此展示辽宁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新型价值观、人生观及道德伦理和理想信念等,激发辽宁民众对弘扬辽宁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回望过去,辽宁曾创造过辉煌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红色“六地”蕴含了党领导辽宁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铸就的伟大精神和宝贵经验,在百年党史中熠熠生辉。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需要在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辽宁文化的特质。

  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价值,凝中华文明精粹,增地域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社会文明进程中具有历久弥新的重要价值,滋养着中华民族之魂,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因此任何时代都需要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其积极的文化功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新理论和新观点,为新时期辽宁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要实现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建构。我们不仅要重新认识辽宁文化的深刻内涵,更要努力实现辽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其文化价值,激活文化活力,增强地域文化自信,在挖掘辽宁文化新时代意义的同时,展现辽宁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核。辽宁文化有许多地域文化优点和精神文化价值,诸如强悍勇武、坚毅刚强、艰苦奋斗、豪爽大气、粗犷热情、兼容并包、协作奉献等,都生动地体现了辽宁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追求。这些正向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已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精神动力。通过创造性转化,将辽宁文化内核设计出既符合新时代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和认知习惯,又体现国家精神和时代价值的新型社会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彰显文化所具有的凝聚民心、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从而获取更多支持,焕发更多自信,促进蕴含新时代价值的辽宁文化获得新的生机,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新时代风起云涌,再振兴波澜壮阔。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寄予厚望,指明了重振雄风、再创佳绩的战略方向和奋斗目标。面对期望之高、嘱托之重,我们不仅要科学确立辽宁文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目标定位,还要建构属于新时代的辽宁文化。这将助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加快推进交通强省、清洁能源强省、海洋经济强省等建设,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本文系2025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重点课题“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辽宁文化强省建设研究”(2025LSLZDKT-0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