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专家联手打通心脏“生命通道”
日期:09-26
近日,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沈医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内,一场跨越京沈两地的紧急救治牵动人心。67岁的患者因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合并重度钙化,瓣口窄如“石缝”,心脏供血濒临枯竭。关键时刻,沈医二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在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贾一新教授团队的现场指导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联合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手术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是京沈合作战略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技术精准帮扶领域的又一硕果。
患者瓣口窄如“石缝” 高难手术成功打通“生命通道”
“患者入院时已经出现严重的心功能衰竭症状,稍微活动就会呼吸困难,甚至在休息时也频繁晕厥,这是心脏供血严重不足的典型信号。”接诊医生介绍,经相关检查,患者被确诊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合并重度钙化。这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同心脏的“供血阀门”被牢牢卡住,仅余一条“石缝”般的通道。
为给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组织心脏大血管外科、心内科、麻醉科、超声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展开联合会诊。围绕患者的病史、心功能指标、影像检查结果等反复研讨,不仅详细分析了手术中可能面临的瓣膜严重钙化、剥离困难等难点,还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感染、心功能恢复等风险制定了应对预案。
手术当天,在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贾一新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医疗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小心翼翼地剥离钙化组织,精准切除病变瓣膜,随后植入大小适配的生物瓣膜,顺利完成手术。
患者术后当晚即恢复自主呼吸,心功能显著改善。
深化京沈合作 让百姓在家门口享优质服务
“以往部分患者会奔赴北京、上海等国内医疗服务发达的城市和区域,以期能获得国内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京沈合作启动以来,通过专家资源的流动,减少百姓两地奔波的辛苦,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和所在的家庭获益。”沈医二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对医疗团队技术水平的检验,更体现了京沈合作的重要价值。医院主动对接北京顶尖医疗机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推进学科共建、技术帮扶与人才共育,预计将涵盖专家来沈手术指导、远程会诊、骨干医师进修、联合学术交流等多种合作形式,旨在将北京先进的诊疗理念、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转化为本地服务能力。
未来,贾一新教授团队将与医院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在复杂心脏手术、技术带教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长期支持。医院将持续深化京沈合作内涵,拓展与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在多个重点学科的多维协作,加快构建技术同质、服务同标、人才共育的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与学科建设水平,切实减轻患者跨省就医负担,让辽沈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
图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