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三心”铸味,叫响东北名小吃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工匠金句

  “有了匠心,才能把祖祖辈辈流传的老手艺、老味道,一直传承和发扬下去,做个手艺人,更要认认真真、本本分分地做好‘守艺人’。” ——王洪海

  在东北美食中,熏酱食品有着一席之地,骨肉里面“煨”着关东的饮食文化,还有东北人家的生活记忆。猪蹄更是其中的代表,除夕夜许多人家的餐桌上都有这道吉祥菜,有着“挠扯、挠扯,一年更比一年强”的美好寓意。

  就是这寻常一味,经过几代人改良和钻研,成为东北名小吃的一面旗帜。在沈阳皇姑区北塔脚下,祖辈王家大院主理人王洪海和他的招牌菜“王家乾蹄”,就讲述着这样的匠心故事。

  七代守味,百年传承老字号

  “王家乾蹄”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相传乾隆皇帝东巡驻跸辽河源头的福德店,店主王掌柜以祖传秘制猪蹄“福德蹄”献宴,乾隆品尝后赞不绝口,御笔亲题“福德店”金匾,从此名震四方。

  在战争期间,王家后人宁可焚店远走,也绝不坑害客商,只带走了金匾与配方。后来,王家人重开小店,“福德蹄”也更名为“乾蹄”。

  王洪海已是乾蹄制作工艺的第七代传人。在食客的评价里,王家乾蹄色泽温润、味道醇厚,吃起来弹牙有嚼头。游客来到沈阳,都喜欢来王家大院大快朵颐。

  “三脂五关”,叫响东北名小吃

  猪蹄虽美味,却也常被现代人贴上高脂的标签。“传统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让老味道活在今天,适合现代人的口味和健康的生活理念。”王洪海一边传承一边改进,创新推出“三脂五关”的烹调工艺。

  每一只端上餐桌的王家乾蹄,除了要经过山草药浸泡、低温慢煮、中草药焖制的三道脱脂工艺,还要通过进货把鲜关、浸泡选个关、煮制除破关、熏制查色关、包装检密关等重重把关,最终实现美味又健康,好吃不胖人的王家乾蹄。

  不断改进与创新,赢得了食客的欢迎和业界的美誉。王家乾蹄先后斩获沈阳老字号、辽宁老字号、辽宁名小吃、东北名小吃、东北凉菜王、辽宁名菜、北方名小吃等重量级称号。凭着一颗对美食的匠心,王洪海也荣耀加身,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金厨奖”,荣获“国际烹饪艺术大师”称号,先后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工匠技师、辽宁餐饮业领军人物、中国餐饮30年杰出人物等。

  “三心”铸味,做好辽菜“守艺人”

  从业三十年的王洪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辽菜传统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将非遗美食传承与食品创新归纳为“三心”:热心、用心和匠心。

  热心是初心,是对非遗美食传承和饮食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热忱是一切行动的原动力。用心,则是为人处世的态度,更是对每一种食材,每一道工艺的专注之心,也是对每一位食客的感恩之心。而最难能可贵的,则是匠心,这是一种持之以恒、钻研创新的精神。

  “有了匠心,才能把祖祖辈辈流传的老手艺、老味道,一直发扬和传承下去,做个手艺人,更要认认真真、本本分分地做好‘守艺人’。”王洪海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