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精密制造中的“航发工匠”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工匠金句

  “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每一次比拼,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产。” ——王起

  在广联航发(沈阳)精密装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车床轰鸣,刀光闪烁。一位身穿工装、眼神专注的工人正俯身操作,手中的零件在车刀下渐渐成形,精度达到毫米甚至微米级。他就是王起,一名普通的车工,却以不凡的技艺和坚守,成为航空发动机工艺装备领域的中流砥柱。

  1989年12月出生的王起,2007年从黎明技术学院车工专业毕业后便扎根一线,十八年如一日,与车床、夹具、零件为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以身作则,主动承担最苦最累的活儿,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

  勤学苦练,彰显工匠风采

  “技术工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王起常挂在嘴边的话。初入工厂时,他被分配到夹具工段,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很快脱颖而出。为了进一步提升技能,他拜全国劳动模范、技能大师洪家光为师,系统学习数控编程、先进加工工艺和精密测量技术。在洪师傅的悉心指导下,王起不仅技能突飞猛进,更传承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多年的积累让王起在各类技能大赛中绽放光彩。2020年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车工组第三名、2021年“技师杯”精英挑战赛第五名、2022年“振兴杯”辽宁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车工组金奖……一连串的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苦练与坚持。王起说:“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每一次比拼,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产。”

  攻坚克难,创新驱动发展

  随着我国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任务加快,工装夹具的需求急剧增长。作为车工班班长,王起带头冲锋,经常连续加班至深夜,甚至周末也坚守岗位。在他带领下,班组形成了“互帮互助、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面对航发平衡工装合格率不足60%的困境,以及同轴度要求0.005毫米、粗糙度Ra0.8的技术难题,王起没有退缩。他研制出“可调式高精度回转顶尖”,整合数控车、立车磨等工艺,固化加工参数,最终将合格率提升至85%,保障了重点型号研制任务的顺利推进。他还攻克了超深超窄螺纹加工难题,翻新废旧刀具,引入热喷涂技术建立回收流程,年均创效达210万元。

  党员本色,实干诠释担当

  作为一名党员,王起始终把“先锋模范”四个字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自己技术过硬,还热心帮助同事,传授经验、共享方法,带动整个团队共同进步。他说:“我一个人强不算强,大家都强才是真正的高水平。”

  王起用十八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什么是“大国工匠”,什么是“新时代劳模”。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沈阳乃至全国制造业中一张闪亮的“技能名片”。

  如今,王起依然奋战在生产一线。他说:“航空事业是国家的大事,我能贡献一分力量,感到无比光荣。”未来,他将继续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在精密制造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黄超/文 王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