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强强联合为沈阳绿色供热树立新标杆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沈阳供热行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转型。9月16日上午,在沈阳新世界博览中心隆重举行的高校科技成果东北地区对接活动上,辽宁省华顺热力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签约,共同组建“未来能源与智能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这一重大合作标志着沈阳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中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北方严寒地区供热行业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树立了新标杆。

  强强联手 以科技赋能绿色热力

  据了解,联合研究中心将依托哈工大在能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等领域的科研优势,结合华顺热力丰富的应用场景与行业经验,重点攻关跨季节储能、多能互补集成、智慧热网调控、地热能高效利用等前沿技术,致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行业绿色变革。

  辽宁省华顺热力集团董事长夏秀玲表示,与哈工大签约后,集团投入近十亿元打造的硬件和智慧供热系统,为哈工大的零碳能源等尖端技术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研发和落地应用空间,使哈工大的科技成果迅速走向市场。华顺热力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的“双碳”战略,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与国家繁荣。

  此次签约不仅是校企合作、产研融合的典范,更是华顺热力战略布局未来能源、聚焦智能供热的重要举措。

  作为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专委会委员、国内知名供热能效专家,高建民院长与华顺热力渊源颇深。自2013年起,高建民就指导华顺热力完成旗下多家热源公司的锅炉脱硫脱硝环保改造,为此次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维转型

  从传统供热到智慧能源服务商

  面对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供热行业必须跳出传统集中供热模式,转向更加安全、稳定、清洁、环保、智能、高效的新形态。夏秀玲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我们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不只是要做供热企业,更要做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商。”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8月召开的中国供热学术年会上,华顺热力荣获“2025年度中国供热行业综合能效统计标杆企业”(供热面积5000万㎡以下组别)第一名,成为行业能效领跑者。

  目前,华顺热力实际供热面积超5000万平方米,规划供热能力达1亿平方米,是沈阳乃至东北地区供热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尤其在其核心供热区域——沈北新区,华顺热力已构建“一城一网”格局,建成以工业余热和热电联产为基础,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区域热源为调峰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系统”,大幅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深度减排。

  五大项目齐发

  292万GJ清洁热能将落地沈北

  为实现绿色供能的跨越式发展,华顺热力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投入2.4亿元,推动五大清洁能源重点项目,预计沈北新区新增冬季清洁能源供热能力292万GJ/年(GJ表示热量单位吉焦),清洁能源占比将从目前的30%大幅提升至92%,几乎实现全域清洁供热。

  光大垃圾焚烧余热扩容:对现有垃圾发电厂余热进行深度利用,改造后年供热量将提升至210万GJ;

  跨季节储能:利用海尔、辉山、合心三处热源厂区120亩场地,建设地下储热系统,回收夏季余热,实现“夏储冬用”,年可回收热量96万GJ;

  地源热泵开发:拟建7口中深层地热井,设计年供热量40万GJ,覆盖150万平方米建筑供暖;

  污水源热泵扩容:与中核水务合作,提取污水处理厂余热,2028年供热量预计提升至50万GJ/年;

  清洁能源协同供能:建设12MW分布式光伏,结合空气源热泵与虚拟电厂技术,实现光伏发电、储能、供热、电网协同调度。

  零碳愿景

  打造沈阳供热新名片

  高建民在采访中强调,“供热是东北地区民生的重中之重,也是碳排放大户,占比可达20%-25%。沈阳在绿色供热方面的实践已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具备行业引领和示范条件。”

  哈工大此次与华顺热力合作,正是看中了沈阳已有的绿色供热基础与华顺热力未来在新能源供热上的发展潜力。华顺热力前期有很好的在供热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在全国供热领域的相关能耗水平和供热的碳排放水平,都处在了行业的领军地位。

  “因此,在供热领域实现科技创新,是我们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及践行国家能源安全路线的重要路径与创新举措。”高建民表示,这次华顺热力关注到了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低碳的热力系统构建的重大需求。“在前期校企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共同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目的就是要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进行深度融合,在东北地区的供热领域,率先推出面向未来、面向智慧化的新型能源技术。希望能够给行业先进技术的创新作出重要的贡献。”

  对此,夏秀玲也满怀信心,“我们将依托哈工大的顶尖技术,通过二氧化碳储能、跨季节储能、光伏等多能耦合,在2030年前打造沈北‘零碳供热区’,成为沈阳乃至全国供热行业的新标杆。”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张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