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规划+机器人导航破解复杂骨盆骨折手术难题
日期:09-16
图为手术现场。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供图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樊华)9月15日记者获悉,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团队在副院长蔡振存和首席专家朴成哲的带领下,应用机器人成功完成一例Tile C3型骨盆粉碎骨折微创内固定术。它融合了术前三维规划、3D打印与术中机器人导航三大前沿技术,全程可视化,是该院在数字骨科和智能医疗领域的新突破。
日前,一位20岁女孩因严重交通事故致全身多发骨折,左下肢碾挫离断,在就近医院急诊截肢。女孩为进一步治疗骨盆骨折,来到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蔡振存介绍,患者的骨盆骨折为粉碎性,分型为最严重的Tile C3型。骨盆骨折被认为是创伤手术中的难中之难,因骨盆内分布很多重要的神经、血管及脏器,手术难度系数大。为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量,降低并发症,蔡振存和朴成哲讨论后决定采用数字智能技术体系,为患者量身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实施三维规划、3D打印及机器人引导下的全流程三维可视化骨盆微创复位固定手术。
医疗团队基于患者骨盆CT数据完成三维建模重建,在数字骨科平台上全方位分析骨折形态与移位情况,并开展术前模拟:骨盆复位、钢板放置、骶髂螺钉的进针点、角度、直径和长度均被精准预设,完整预演手术流程。为提升手术的预见性与精准性,团队将数字化模型转化为1∶1高精度骨盆3D打印实体模型。术前直观、立体地掌握患者真实的损伤形态,在模型上进行复位演练与手术模拟,优化最终手术方案。
蔡振存和朴成哲应用机器人进行了手术。在机器人的辅助下,手术使用了最少钢板螺钉,时间大幅缩短,术中出血和反复透视辐射明显减少,成功避开了毗邻的重要血管与神经,出血量约5毫升。
蔡振存表示,这次手术成功,得益于医院大力推动智能数字外科的发展与落地,以3D打印、手术机器人、数字规划为一体的精准外科体系,为高难度手术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是沈医二院数字外科技术临床应用的一个里程碑案例,对更精准、更微创、更安全地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提供了全新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