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忠骨壮山河 精神耀千秋

日期:09-14
字号:
版面:第08版:时事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评论员

  9月13日上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绿草如茵,松柏成行。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这里举行。

  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19万多名中华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离家犹是少年身,归来已成报国躯。每一个归来的烈士遗骸棺椁上,都平整地覆盖着五星红旗,这是祖国母亲紧紧地拥抱离家数十年后归来的优秀儿女。之前迎回的十一批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完成鉴定比对,已有28位志愿军烈士的身份得到确认。尽管困难重重,但国家和社会各界都为此倾注大量心血,只为让无名者有名,让英雄早日与亲属“相认”。每当那些无名英魂和名字重逢,我们就仿佛打开一本本尘封许久的书,字里行间都传递着英雄的精神和绵长的思念。

  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可以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和释放,在紧急关头、关键时刻则会爆发出磅礴伟力。抗美援朝战争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锻造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抗美援朝精神。走过烽火里的峥嵘岁月,我们更加明白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驱散破坏和平的阴霾;唯有实力足够坚实,才能为世界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

  志愿军烈士墓前摆放着九三阅兵的照片,前来扫墓的后人说,要将“今日中国”的样子带给志愿军爷爷们看……刚刚结束的九三阅兵,新时代的人民军队步伐铿锵、震撼山河,铁甲奔涌、战鹰呼啸,彰显着中国军队与时俱进的担当。我们以更强大的实力,为和平筑起更坚固的屏障;以更先进的理念,为世界注入更持久的安宁。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让民族精神穿越岁月长河而熠熠生辉,以更加坚定的姿态告诉世界:中国将始终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公平正义,为人类和平事业添砖加瓦。(下转8版)  (上接1版,忠骨壮山河 精神耀千秋)

  烈士英名墙前,无数人驻足凝思。孩子们依次走过,献上一朵朵白花。“始于沈阳,归于沈阳”,辽宁是抗美援朝出征地,沈阳作为战略大后方,是抗美援朝“前方的后方”和“后方的前方”。出征时,沈阳百废待兴;归来时,沈阳正扛牢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锚定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力全面振兴,势不可挡。这“势”是改革开放释放的无穷活力,更是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积蓄的雄厚实力。它源于历史的深处,奔涌于时代的浪潮,指向光明的未来。

  无数平凡身影,踏着先辈脚印继续前行,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光——因为“强国有我”,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场。我们迎归英雄,我们唱响英雄赞歌,我们传承英雄精神——沈阳这座英雄城市正展开日新月异的新模样,书写未来发展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