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集合!我们一起迎接你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07版: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观看视频

  老战士迎接战友回家。姚振峰摄

  9月12日的沈阳,以整座城市的敬意,书写有关“归来”的故事。

  公交地铁上,街巷楼宇间,无数手机屏幕同时亮起同一个画面——央视新闻的直播镜头正对准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望着礼兵怀抱棺椁走下舷梯,突然浑身颤抖,泪如雨下。

  他是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何临弟。枪林弹雨里不曾皱眉的汉子,此刻却哭得像个孩子。“当年我高烧不退,是他日夜照顾我。”老人哽咽着望向天空,“还没来得及道谢,他就成了烈士……我找了他父母几十年,多想今天能看到他回家啊。”

  这场跨越七十多年的重逢,凝结着整个国家的敬意。曾血洒战场的少年郎,如今皆已成耄耋老人,却依然保持着最赤诚的守候。

  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先辈抛洒热血,以身许国;70多年后的今天,白发战友迎接他们回家。

  曾国兴轻轻摘下胸前的勋章,小心翼翼地收进口袋。“所有荣誉在烈士面前都不值一提。”阳光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那双见证过战火硝烟的眼睛,此刻清澈如初。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等待的时间里,当专机降落时,解立松盯着手机屏幕喃喃自语:“既欣慰,又心疼……他们回来得太迟了。”这句话轻轻叩击着每个人的心扉——七十年等待终得圆满,却终究追不回逝去的时光。

  丁安民凝视着直播画面,目光久久停驻在缓缓降落的“运-20”机翼上。这位曾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守护战鹰起飞的老人,此刻轻声低语:“当年我们保障飞机时,用的是锤子扳手,靠的是血肉之躯……老战友们,你们用生命守护的祖国,现在有了自己的大国重器。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南启祥紧紧握着他的军号,“军号是我的第二生命。去年我也吹响了军号,但吹得不够好,自责了一整年。”今年,他调整好了状态,用最嘹亮的冲锋号迎接战友回家。

  程茂友对着车队缓缓诉说:“我上天安门了,替你们看了祖国的强大。照片我都给你们带回来了……”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与老友促膝长谈。

  从湖北、山东、北京等地赶来的多位抗美援朝老兵,跨越千里齐聚沈阳。蹇兆增见到多年未见的老战友时,高兴得像个孩子,“能在有生之年等到他们回家,这辈子值了!”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兵,虽然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但当他们相聚在一起时,眼中闪烁的依然是少年的光芒。

  “这是我第七次来沈阳。”杜祥和抚摸着手中的鲜花,神情庄重,“这座城市有我战场上最亲的兄弟。”身旁的杨培善接过话茬:“我每年都来,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来。我要告诉战友们,我们国家强大了,我们再也不会受欺负了。”

  仪式结束后,从机场赶来陵园的李维波刚好偶遇中航沈飞的新型歼击机正掠过陵园上空。战机轰鸣声中,李维波抬头望向苍穹——“老战友们,看见了吗?”他向着天空敬礼,“这是你们用生命换来的盛世啊。”

  这些九旬老兵用他们颤抖却坚定的军礼,完成了这个跨越七十多年的承诺:带你们回家,看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李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