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29.7公里回家路 70辆铁骑忠诚守护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资料图片

  扫码看相关报道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即将归国,最后的29.7公里回家路,70辆铁骑忠诚护航,沈阳满城“中国红”点亮街巷,179万株花卉铺就哀思,精细化保洁守护归途洁净。每一处用心都是对英烈的深情告慰,每一份坚守都是对英雄精神的传承。这不仅是一场庄重的迎接,更是一座城市对先烈的致敬。

  “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护卫3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走完最后的29.7公里回家路。”9月10日,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摩托车护卫队的三名队员接受了记者采访。

  张岚峰是摩托车护卫队1号车手,他向记者介绍,今年护卫有三个变化:一是全新的护卫阵型,由去年的50车扩展到70车,特别是箭头车队,由去年的18车单组单箭头变换成今年的30车四组三箭头,整体规格更高;二是全新的护卫服装,从骑行服换装警礼服,同时配备了全新的头盔、礼宾靴和纪念章,更显庄重与礼仪;三是全新的人员组成,今年首次选拔20名新警同志参与护卫任务,作为传承英雄红色基因的一种载体,让他们的从警之路开好头、迈好步。

  崔芷硕是第一次参加护卫任务。他说:“作为一名新警,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烈士遗骸归国铁骑护卫任务。训练场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我们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练习,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12日那天,我一定会握紧车把,保持好队形,用最标准的动作完成任务。这不仅是我从警的‘第一课’,更是对英烈的承诺。”

  谈到训练,张岚峰说:“今年是我第四次参加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护卫任务。我们坚持从零开始,从军姿队列、推车扶车、登车下车,到单兵驾车、编队骑行,再到特殊路况、特殊天气、特殊情况的应对处置,都进行了严格的训练。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完成此次护卫任务。”

  潘泽作为护卫队队长,这是他第六次参加护卫任务。他向记者介绍了他参加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护卫时的难忘经历,“那天正好赶上大雨,作为1号车手,雨点打在眼睛上,有一段路程我是闭着眼睛骑行。因为平时训练过,所以盲骑了一段时间也没有出现问题。我们甚至有过在晴朗天气里,让洒水车带着我们骑行,做湿滑路面适应训练,更是不会放过大雨、大雪天气的针对性训练。正是因为有平时的刻苦训练,我们才能出色完成护卫任务。整个29.7公里护卫路程,我们要求50分钟完成,要做到分秒不差。”

  潘泽指着路线图上的标记,“这29.7公里路线上的每一个路口,我们都要推演清楚,转弯半径得用‘厘米级’精度确认,通行时长要按‘秒表级’刻度计算。”说话间,他抬手比划着编队转向的角度,指尖划过路线图上“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终点,眼中满是敬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周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