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护航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03版:正风肃纪进行时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沈北新区蒲松路小学“开学第一餐”的餐盘中,多了几道创新菜品:牛运“薯”你、瓜香启学、锦绣前程,菜品不仅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好听的菜名也让学生们眼前一亮、心里温暖。

  “午餐都是我爱吃的,还奖励给我一份水果,真开心!”康平县职教中心的学生高兴地说,新学期该校推行小份餐,让学生少花钱、吃得好,还以免费赠送水果的形式鼓励学生践行“光盘行动”。

  “校园餐”关系学生健康成长,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牵挂。沈阳市开展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明确“查改治”总体思路,将护航“校园餐”作为集中整治的精准“小切口”,紧盯突出问题靶向发力,通过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查缺补漏等有效举措,全力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压实责任 聚焦问题深入查

  为坚决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以强有力监督执纪执法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沈阳市纪委监委坚持“线索破题”“案件开路”,与教育部门双向联动、密切配合,第一时间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出台工作方案,建立市、区(县)、校三级工作格局,完善下沉督导、定期调度、专项通报等工作机制,指导督促各相关部门将工作责任落实落地落细。

  工作专班主动对接沈阳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访等部门,分类梳理投诉举报线索,针对食材供应、资金使用、食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开展深入调研核查,深挖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集中整治取得实效,工作专班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市深化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明确教育、市场监管、卫健等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分工,依法依规履行行业主管和部门监管责任,夯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重点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执行集中陪餐制度,规范膳食经费管理,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标本兼治 一体推进“查改治”

  今年6月,在和平区纪委监委的协调下,和平区教育局及学校共同推进,和平一校和平湾校区的同学们在学校自营食堂吃上了“第一餐”,学校全程把控食材采购、加工环节,严格筛选供应商,营养可口的饭菜端上了师生们的餐桌。皇姑区纪委监委联合区教育局推动校园供餐改革,塔湾小学、实验小学、沈阳市第十一中学等多所中小学校的食堂由托管外包转为学校自主经营,食堂环境、餐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改善。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仅着眼于发现问题、查办案件,更着重于纠治问题、补齐短板,一体推进案件查办、警示教育、整改整治和治理提升,真正实现以“治”促“质”的良好预期,让广大学生吃得舒心,让家长放心。

  “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是否全程透明?后厨卫生如何动态监管?”9月1日新学期开学首日,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会同市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四不两直”方式,实地检查了沈阳市二台子小学、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等6所中小学校“开学第一餐”供应情况,详细查看了当日食材采购验收证明,对食品加工流程各环节是否规范进行仔细核查,并向就餐师生询问餐食口味与用餐体验。“我们联合教育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持续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守护好每一位学生的饮食安全。”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与此同时,各区、县(市)纪委监委会同教育等职能部门也组成了多个联合监督检查组,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询问、查阅资料、监督操作,开展“点穴式”监管,组织“嵌入式”督办,制定“跟进式”台账,确保孩子们“开学第一餐”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美味。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教育部门结合集中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全面梳理监督管理盲点和制度漏洞,剖析内在成因,坚持边查处整改、边科学治理、边建章立制,定期调度整改情况,开展阶段性“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推动问题真改实改。康平县纪委监委将守护“校园餐”质量安全纳入全县重点民生工程,紧盯突出问题深化监督,通过现场反馈问题、定期“回头看”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堵塞漏洞、补齐短板,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铁西区纪委监委通过日常监督、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监督,形成问题线索台账,制发监察建议书3份,监督推动教育部门限时整改问题,完善制度机制。

  数字赋能 筑牢舌尖“安全线”

  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推行智慧食堂管理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线上预订的方式“点餐”,学校食堂“接单”,大大减少餐厨浪费。苏家屯区对区内46所中小学按照供餐次数、缴费方式和食堂经营模式等不同情况,采取大数据分析对成本进行统一核算,优化结余经费管理……

  针对“校园餐”环节多、监督难度大的特点,市教育局联合市纪委监委,积极协调市场、卫健、公安等部门进行数据联通共享,建立了沈阳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大数据监督监管平台。平台包含全域监督、招标风控、膳食经费管控、食安双控、风险预警、协同监管六大专题板块,通过归集各项数据,结合物联网设备、大数据分析技术及AI智能算法,嵌入监督监管模型,实现精准发现问题、多部门协同联动监管的智慧化工作模式。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该平台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应用。平台利用大数据赋能,紧盯责任落实、招标采购、食材验收、资金使用、安全卫生等关键环节,实现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追,让膳食经费管理和食品安全在阳光下运行。平台还建立了“红”“黄”“蓝”三级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处置问题。“该平台既是纪委监委专项监督的有力抓手,也是教育部门长效长治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全面降低‘校园餐’领域廉洁风险,有效提升全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将继续聚焦“校园餐”等重点整治内容各环节,下大力气从源头铲除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滋生土壤,着力打造“阳光校园”,让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感受到教育领域的清风正气,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