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歼-35战机呼啸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心中涌起一种超强的震撼和自豪。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9月8日,“9·3”大阅兵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天,谈及天安门广场观礼大阅兵时的感受,李志强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
道德模范 受邀观礼
李志强是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发动机装配厂的特级技能师。1983年,他脱下军装、穿上工装,成为中国航发黎明公司发动机研制战线上的一名装配工人,并且在装配岗位上一干就是40年,成为“李志强班”的首任班长。
“李志强班”成立以来,他带领班组成员累计实现工艺创新126项,自行研制工装312件,拉动技术创新项目32项,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先后解决科研装配难题52项。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李志强班”为加快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付出的艰辛努力。今年5月,李志强因此获评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
9月3日,作为全国道德模范,李志强应中央文明办邀请,到北京观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受邀参加如此盛大的阅兵仪式,李志强倍感荣耀。他说:“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和李志强班的肯定和鞭策,更是对我们黎明公司所有爱岗敬业者的致敬。”
据悉,2019年,李志强曾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大阅兵活动。
震撼场面 无与伦比
“要说观礼感受,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自豪’。”李志强说,现场观礼虽然不像在电视上可以多角度观看,但那种震撼场面无与伦比,是没到现场的人无法想象的。
李志强介绍,纪念活动开始,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松花江上》等歌声响起时,现场观众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合唱起来。“那种场面实在令人振奋,胸中顿时燃起一种奋起杀敌的激情。”他说,当年,中华儿女正是靠这种激情走上战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浴血搏斗,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整齐方队,扬我军威;隆隆战车,显我国威。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歼-35战机呼啸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那一刻。因为战机使用的发动机是黎明人装配的,我们为国产战机拥有如此强劲的‘中国心’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李志强说,“特别是听到‘亮剑云端,有我无敌’的霸气解说词时,泪水在我眼睛里打转,觉得以前经历过的苦与乐、艰辛与劳累,值了!”
师徒共话 未来征程
9月3日下午,结束观礼活动的李志强没来得及休息,就急忙乘坐高铁返回沈阳。“受阅的多型战机配装的发动机是由我们班组亲手装配的,这是对我们每个航发人的最高褒奖。”他要把“9·3”大阅兵的观礼感受带回沈阳,告诉身边熟悉的人。
李志强说:“‘择一事、终一生’是我的人生坐标。回到工作岗位后,我要把阅兵仪式中的强国强军风貌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李志强班组的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以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突破产品研制生产瓶颈,让从我们手中交付的每一台发动机,都成为捍卫祖国蓝天的磅礴动力。同时,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更多青年技能人才。”
“师傅现场观礼,作为徒弟我感到特别自豪。看到受阅的一架架战机以磅礴之势划破长空,更坚定了我们打造强劲‘中国心’的信心,激励我们为祖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公司总装工段“李志强班”飞机发动机装配修理钳工张鹏飞如是说。同是李志强徒弟的吕士龙表示:“听了师傅的讲述,感到特别激动和振奋。作为年轻人,我要学习师傅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攻克技术难关,为打造强劲的‘中国心’贡献青年力量。”
本报特约记者 吕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