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篮球队勇夺四个全国冠军,9年来在全国赛事中14次问鼎。这所小学校园篮球成功的背后,是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辽宁省优秀教师、文艺二校副校长刘鹏介绍说,9年时间里,文艺二校大胆创新,专业篮球教练由2名增加到20余名;篮球馆从无到有,可用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项目全面普及,11000余名在校学生人人参与篮球运动……探索出了校园篮球的“文艺二校经验”。
从“业余”到“专业”
专业篮球教练从2人增加到20余人
文艺二校之所以从2017年初开始大力发展校园篮球,与辽宁男篮当时成绩迅速提升,在全省形成一股篮球热有直接关系。刘鹏回忆说:“当时,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后确定,将社会影响力大、青少年喜欢的篮球运动作为校园体育的突破口。”不过,当时学校只有2名非篮球专业的体育教师出任校队教练,而且,没有篮球馆。
作为分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刘鹏从引进专业篮球教练入手,通过外聘教师的方式,聘用钱通和刘庆贺两名专业教练,“两名专业教练利用中午和下午的时间打磨战术,提升校队整体技术水平。2017年,在全国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篮球赛事——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上,文艺二校男篮一鸣惊人夺冠。”
首夺全国冠军振奋了全校师生士气,文艺二校开始继续大力引进专业篮球教练,目前,学校专业教练已达到20余名,从基本功、技战术、体能等多方面保证了U8、U9、U10、U11、U12五个年龄段校队的训练质量。除了引进专业教练,文艺二校还与沈阳体育学院合作,定期聘请国家级裁判为教练、队员们进行篮球规则培训,增强队伍的“软实力”。
从“无”到“有”
可用篮球训练馆面积超4000平方米
“2021年之前,拥有多个校部的文艺二校没有一个篮球馆,队员们大部分时间在室外篮球场训练,冬天冷,夏天热,下雨下雪就停训,赛前集训借其他学校体育馆训练。一些家长当时和我说,就这场地条件,还能练出全国冠军?”刘鹏笑着说。
为了解决没有篮球馆这个难题,文艺二校校长田冬带头想办法,在有条件的行知和五爱校部操场闲置空地上规划出面积大约标准篮球场一半的小篮球馆,寻找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建设资金,在校内修建了两座小篮球馆,解决了校内训练的燃眉之急。
但面对人数激增的校内训练需求,训练场地面积依然严重不足。刘鹏创新工作思路,向学校附近的篮球俱乐部求助,借用篮球馆,“我和几家俱乐部负责人商谈签订错峰借用协议。篮球课或者校队白天训练时,免费借用俱乐部场地训练,不仅大大增加了篮球训练场地面积,还提高了场地条件。非常感谢这些俱乐部对文艺二校篮球运动的大力支持。”刘鹏说。
最近两年,文艺二校还因地制宜,将六间高举架的闲置教室改造成迷你篮球馆,供一二年级队员训练。文艺二校目前可用篮球训练馆面积已经增加到4000余平方米。
从“少数”到“全员”
11000余名学生人人参与篮球运动
获得14次全国冠军的文艺二校,9年来培养了一批批精英青少年队员。精英小球员的涌现是建立在全校全员普及篮球运动基础之上,篮球已成学校当之无愧的“第一运动”。
刘鹏介绍说:“2017年,篮球还是校队、社团等少数同学的运动,为了实现全员普及,学校推出了‘班BA’,每个学年都有联赛。比赛模仿全明星赛,还有扣篮大赛、三分大赛、技巧大赛。每个班级设计自己的队徽和加油海报,全校的篮球比赛氛围非常浓厚。此外,我们还举办亲子篮球赛,吸引家长与孩子一起走上球场,增加篮球兴趣。”
为了让不参赛的同学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文艺二校推出啦啦宝贝大赛、篮球绘画大赛、篮球诗歌大赛。通过这些大赛,文艺二校11000余名学生全部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
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了师资、场馆、普及三大瓶颈后,文艺二校成为全国小学生篮球名副其实的“总冠军”,毕业生已有两人成为CBA职业球员,7人进入国青男篮。如今的文艺二校篮球队中,涌现出更多“未来之星”,他们的未来将更加耀眼。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马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