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英雄城与她的高校群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6版:理评经纬       上一篇    下一篇

  □程海东 赵欣研 钱瑜

  在浑河之畔,矗立着沈阳这座镌刻着英雄印记的城市,它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峥嵘岁月的传奇。从抗日烽火中挺起的脊梁,到新中国工业建设时迸发的磅礴力量,英雄精神早已融入沈阳的血脉。这座英雄之城孕育了东北大学这样的百年学府,滋养了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高等院校。众高校与这片沃土血脉相连,在时代的浪潮中并肩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中指出,“东北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勉励学校“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既是对东北大学过往贡献的高度肯定,更是为以东北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与沈阳携手奋进指明了新方向,英雄城与她的高校群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更壮丽的奋斗篇章。

  历史使命同频共振: 共担工业崛起时代重任

  从第一台机床的轰鸣,到军工装备的锻造,再到冶金工业的蓬勃发展,沈阳以“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担当,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为国家经济建设筑牢根基,为国防安全锻造利刃,为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北大学自1923年诞生起,就与沈阳城的命运紧密相连。学校将教育救国、实业兴邦的历史使命融入学科建设,设立的冶金、采矿、机械等专业精准对接沈阳工业崛起的需求。1926年,东北大学工厂落成,这座中国最早的大学校办企业是沈阳重型机械厂的前身,开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先河,为沈阳工业体系奠定技术基石。

  其他高校也在各自领域肩负起时代重任。中国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锻造了“红色医生”的摇篮。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应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需求而生,为歼击机、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沈阳工业大学以机电学科见长,其毕业生队伍成为支撑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辽宁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为地区的政策制定、文化繁荣和国际交流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这些高校与东北大学一道,形成了覆盖理、工、医、文、法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共同为沈阳乃至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精神内核一脉相承:

  英雄城市的沃土滋养高校灵魂

  在关东大地的凛冽风霜与工业熔炉的灼热淬炼中,沈阳已将爱国抗争的铮铮铁骨、工业报国的赤子情怀、无私奉献的劳模品格熔铸进城市血脉,成为滋养所有在沈高校灵魂的肥沃土壤。

  1932年,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拟派东北大学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毅然拒绝。在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爱国将领张学良资助下,他孤身远渡重洋,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工业化国家的使命发出新的召唤。东北大学106名青年学生毅然放弃个人喜好,为国转系。新中国第一批采煤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才辈出,涌现出钱鸣高院士以及三十余位大学教授、六十余位总工程师。他们对东北重工业基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医科大学师生组成医疗队直接奔赴前线,冒着炮火抢救伤员;在和平时期,当疫情来临时,其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始终冲锋在前。“红医精神”中的忠诚、奉献与坚韧,融入了沈阳“拼搏奉献”的血脉,是沈阳城市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崇高写照。

  沈航校友罗阳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2012年11月,他作为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登上辽宁舰参与首次舰载起降试验。在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时刻,他却因连续超负荷工作,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因公殉职。罗阳将一生奉献给了国家的国防现代化事业,这种恪尽职守、航空报国的精神,深深烙印着沈阳“为国铸剑”的英雄品格。

  百年岁月,沈阳这座英雄城市默默滋养着每一所在此扎根的高校。高校又将英雄精神内化为各自的校风传统。

  未来发展同向而行:

  以英雄精神为引领携手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进入新时代,沈阳本地高校群作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正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卓越的学术积淀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东北大学把握国家战略需求与沈阳转型痛点,做强优势学科,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跻身全球ESI前1‰,10个学科进入前1%,构筑起支撑先进制造的强势学科集群。中国医科大学在智慧医疗、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发力,守护人民健康。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聚焦国家空天战略,在无人机、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加强研发,助力沈阳打造“航空强国”重要支点。沈阳工业大学在特种电机、微电子技术等方向深耕,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辽宁大学在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等领域献智献策,为沈阳的对外开放和软实力提升提供智库支持。

  从历史深处走来,沈阳与她的高校群共奏一曲交响乐。未来,这座城市将继续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坚实的政策支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高校成长;而高校也将以一流的人才、持续的创新和丰硕的成果反哺城市。以英雄精神为旗,以科技创新为刃,以育才兴邦为任,沈阳高校群与这座英雄之城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将东北全面振兴、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书写在沈阳充满希望的广袤大地上。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本文系沈阳市社科联2025年度英雄城市塑造专项课题(syyxcs20251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