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在学思践悟中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6版:理评经纬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忠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深 学: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精神之基

  学历史本源,感念苦难辉煌。要铭记14年抗战壮阔历史,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亡国灭种危机下的空前觉醒与团结。从九一八事变点燃的抗日烽火,到卢沟桥事变引发的全民族抗战;从平型关大捷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百团大战展现人民战争的伟力;从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到敌后战场的艰苦卓绝。每一场惨烈战役,每一次战略转折,都铭刻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要铭记抗日战争中军民伤亡的巨大牺牲,感念无数民族英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烈情怀,深刻认识抗战胜利对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要意义。

  学精神内核,把握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论述,精准把握“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四位一体的丰富内涵与内在逻辑,学习其蕴含的价值追求与自强不息的奋斗品格。

  学时代价值,洞悉传承意义。置身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激荡旋涡,直面民族复兴航程中可能遭遇的惊涛骇浪,伟大抗战精神所淬炼出的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独立自主的铮铮风骨、敢于亮剑的斗争血性,俨然成为我们战胜风险挑战、捍卫国家安全、托举强国伟业不可或缺的精神压舱石与力量强引擎。要唤醒历史主动精神,深刻领悟这份穿越时空精神的时代价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使其真正内化为驱动民族复兴巨轮破浪前行的强大精神动能。

  善 思:

  明晰历史方位,洞察精神密码

  思精神之源,体悟力量根基。伟大抗战精神的力量根基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淀形成的深厚家国情怀、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追求和平正义的文化基因。这种精神力量,源于对祖国山河的深沉挚爱,源于对民族尊严的坚定守护,源于对自由解放的执着追求。党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动员,使分散的力量汇聚成民族救亡的钢铁洪流,使自发的抗争升华为自觉的、有组织的伟大斗争。

  思现实之问,把握时代走势。要将伟大抗战精神置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深刻思考。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交锋,如何以伟大抗战精神中蕴含的坚定信念筑牢思想防线,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英雄的诋毁、对历史的歪曲?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汲取抗战时期那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思考这些现实问题,就是要找到伟大抗战精神与时代课题的契合点,把握其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精神坐标与时代走势。

  思传承之道,探索创新路径。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绝非简单复述历史或“运动式”宣传。要思考如何运用符合时代特征、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认知习惯的方式方法,如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创作有筋骨、有温度、有力量的文艺精品,将精神元素有机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社会生活各方面。

  笃 行:

  融入历史伟业,践行使命担当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砥砺强国之志。抗战时期,爱国情怀表现为“一寸山河一寸血”,新时代表现为“强国复兴必有我”。要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要在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我行,让伟大抗战精神在经济建设火热实践中落地生根。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深水区破冰突围,以抗战英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力度”提升“发展高度”,让人民群众在一件件“小确幸”中感受“大变革”。要提高干部“草摇叶响知鹿过”的见微知著能力,确保在重大考验面前,始终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融入社会治理实践,共筑精神家园。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精神血脉的赓续。精神滋养治理、治理传承精神。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社会治理肌理之中。从社区建设中的守望相助,到公共事务里的责任担当,再到面对挑战时的众志成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觉担当,正是唤醒公民参与意识的号角。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社会治理的情感纽带,成为推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共筑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美好精神家园。

  融入青年成长血脉,培育时代新人。通过生动有效的“大思政课”,如组织青年重走抗战路、寻访抗战老兵等,让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悟精神力量。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科技创新前沿、乡村振兴一线、卫国戍边哨位等新时代“战场”上,展现“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锐气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信念,成为伟大抗战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模范践行者。

  彻 悟:

  升华思想境界,指引奋进征程

  悟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实践自觉,把抗战精神从“记忆”转化为“基因”,从“情怀”升华为“信仰”。

  悟精神永恒,增强价值认同。穿越八十载烽烟,伟大抗战精神的光芒非但未曾褪色,更在新时代愈发璀璨。这种精神是在民族存亡绝续之际,由亿万血肉之躯迸发出的爱国赤诚、血性担当与刚毅不屈所熔铸的不朽丰碑。传承与弘扬这种精神,首在灵魂深处的价值皈依,彻悟其历史穿透力与现实感召力,让精神的火炬与现实的需求同频共振,追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境界,在内心深处生发强大的价值内驱与岿然不动的道德定力。

  悟未来启示,凝聚前行伟力。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要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坚定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坚决维护人类和平发展的进步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沈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