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创新赋能东北亚(沈阳)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6版:理评经纬       上一篇    下一篇

  □秦兵 孟月明 李桐

  【内容提要】2024年5月,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沈阳旅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沈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沈阳地域文旅特色鲜明,地处东北亚中心,国际交流交往基础扎实,东北亚(沈阳)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需针对不足和问题,加大创新赋能力度,促进沈阳旅游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下实现新突破,为打造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增添新动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旅游业。”沈阳立足资源优势,持续做好融合文章,加快推进旅游强市建设。2024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确认沈阳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这标志着沈阳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由此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国际化阶段。在此背景下,沈阳亟须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大对东北亚(沈阳)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创新赋能力度,以彰显沈阳文化底蕴,提升文旅品牌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和东北亚文化旅游枢纽,推动沈阳建设更高水平的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沈阳举办东北亚(沈阳)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情况

  近年来,沈阳连续举办东北亚(沈阳)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果。集中展示了东北亚各国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成果,促进了区域文体旅产业一体化进程,搭建了共商区域合作、共谋联合营销、共施协同发展的互利共赢平台,探索出具有东北亚特色的区域一体文体旅产业创意发展新路径。2022文博会以立足沈阳、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为目标,呈现出“开创新机遇”“彰显新理念”“释放新赋能”“开展新合作”“把握新视角”五大亮点,在激活了沈阳文化旅游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同时,提振了行业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文旅相关产业共同繁荣;2023文博会遵循“助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塑造东北亚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专业会展品牌”主旨,规划了“沈阳都市圈展区”“国内展区”“国际展区”“文旅创意(休闲)展区”“舞台表演区”五大区。此次文博会的成功举办对推进市场复苏、激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促进沈阳与国内各地及国际化文旅交流、促进沈阳文旅产业发展、提升沈阳文旅知名度,起到非常大的助推作用;2024文博会以“共赴文旅盛宴 分享创意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历史与现代的交响盛宴、文脉传承与商业繁华的交融盛宴、国风国潮与现代潮流的演艺盛宴、烟火气与文化风的精彩夜宴,充分展示沈阳文体旅产业发展成果。此次文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东北亚地区的文体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更为推动区域文体旅产业一体化进程、打造东北亚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专业会展品牌注入了新的动力。

  创新赋能东北亚(沈阳)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

  具体措施建议

  ●多部门联动,强化顶层设计

  联合全市相关各部门安排部署各项筹备工作,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节事旅游项目的经验,结合沈阳自身特点建立科学的国际旅游节活动规划和高效的运营机制,要在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保障管理、信息管理、营销和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

  ●通过高规格、国际化的节庆活动,提升参与度

  举办盛大游行表演活动。在青年大街金廊沿线开展带有东北特色的秧歌和花车游行等表演活动,并邀请国内外表演团体和花车参演,也可加入青少年街舞表演,进行优秀秧歌队、街舞队评选,举办花车评比大奖赛。号召、引导各企事业单位、团体积极参加,企业可在花车上冠名、做广告,这样可以一定程度覆盖举办文博会成本,形成“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效果。同时,设计吉祥物、创作主题曲。向全市征集文博会吉祥物设计方案,创作文博会主题曲并选取沈阳的标志性景点拍摄主题曲音乐视频,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举行带有地域特点的展演活动,彰显沈阳文博会特色

  与文博会协同持续举办“沈阳国际艺术节”。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辽宁歌舞团等省市文艺团体为主体,打造标志性演艺品牌。举办以音乐、戏剧、电影等为载体的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举办特色文化、文物展演。全面梳理整合省市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精品文化元素,打造国际范展演主题展。同期持续举办“沈阳旗袍文化节”,表演旗袍秀,展示沈阳“旗袍之都”风采;举办“沈阳国际音乐烟花节”。以无人机展示、音乐激光展演为特色,夜间在浑河两岸举办大型演艺活动,同步配合举办烟火表演大会,举办浑河彩船巡游;同期举办“沈阳国际美食节”。举办名店、宴席评选、“辽菜争霸赛”、辽菜大师直播等活动,打响辽菜品牌。

  ●跨界融合培育,优化入境游产品

  要培育国际化文旅产品。推进文化、艺术、娱乐、商贸、科技等多元素跨界融合,创意打造一批农文旅、商文旅、体文旅等新业态。同时,要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库,聚焦“清文化+工业遗产+东北亚风情”打出组合拳,面向主要客源市场推出民俗体验、文化研学、世界遗产等主题入境旅游精品线路产品以及入境游必打卡景区、必体验非遗项目等。与海外知名在线旅游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做好沈阳都市圈协同设计打造联程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编制连接沈阳与国内重要口岸的“一程多站”精品入境旅游线路。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体验”

  提高过境通关效率,加快推进“无感通关”建设。完善入境旅游咨询服务,设立入境游客综合服务站、旅游集散中心、服务驿站,提供外语旅游咨询、景点预约、外币兑换、手机卡申办等“一站式”服务。升级重点场所外语导览服务,配备外语讲解、服务人员。完善“一部手机游沈阳”服务功能,增加英文版及东北亚各国语言版,打造数字化旅游全链条网络平台。此外,实施优化入境旅游消费环境、提升国际通信服务水平、便利入境游客在线支付等举措,拓展入境游客有效证件便利化应用,确保重点文旅场所可受理境外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外币兑换等多样化支付服务。

  ●精准营销,做好国内外宣传推介

  充分用好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构建沈阳国际旅游立体化营销体系,重点整合形象、媒介、产品、活动和创意营销资源,在全球新媒体平台提升沈阳文旅热度。与境外媒体合作,精准向全球讲述“沈阳故事”,推出完善“国际沈旅游推荐官”计划。在文博会期间举办国际文化旅游论坛、旅游城市联盟国际对话活动等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化的对外交流活动。以友城为媒介,通过“外事+文旅”,扩大“国际沈+文旅”推介力度,拓宽海外合作渠道,拓展国际传播“流量通道”。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