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让理论学习从会议室走向“生活圈”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11版:初心·使命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不能‘船到码头车到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大字深深地刻在头脑里、落实到行动上。”近日,在铁西区兴顺街道嘉业社区“红色移动微课堂”上,老党员郝忠武语重心长地说。今年以来,嘉业社区积极创新党课形式,打造“红色移动微课堂”,将党课从会议室延伸至居民家中、老年活动室、广场凉亭等“微阵地”,让理论学习从会议室走向“生活圈”。

  “红色移动微课堂”来到凉亭下

  在社区党委书记王建新的组织下,党员群众围坐在小区广场凉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学习活动。作为当天的“主讲人”,老党员郝忠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入党经历和人生感悟,并表示要继续为党、为社会奉献余热。

  “此次‘凉亭下的党课’,只是我们创新打造的党课新形式之一。为破解理论学习形式单一、学习覆盖面不广、党员凝聚力不强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党课形式,打造‘红色移动微课堂’,以‘哪里有人气,哪里就是课堂’为导向,将党课从会议室延伸至更广阔的‘微阵地’,让党课融入日常、学在经常,确保党员理论学习‘不掉队’、思想建设‘不掉线’。”王建新说。

  此外,社区还开展“行走式”的党课,组织党员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等阵地,让党员们在边走边看边听中接受教育、感悟初心。

  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

  党龄52年的老党员郝忠武已经77岁高龄,他几十年如一日,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党的理论学习、小区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中,他处处以身作则,发挥着一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虽然退休多年,但仍愿意带头为社区和居民服务。无论是站岗巡逻,还是协商议事,只要社区和居民有需要,我一定冲在前面。有位老党员老伴去世后情绪不佳,生活也遇到很多困难,我就主动与他结成对子,每年冬天都帮他办理采暖费补贴认定,还经常登门探望,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在谈到自己的人生感悟时,郝忠武坚定地说,所有这些行动都是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与担当,入党誓词不是空话,而是要用一生去兑现的承诺。郝忠武的宣讲让青年党员于洋深受触动:“政治理论其实在一些小故事里就能找到最鲜活的答案,我会将汲取到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行的动力。”

  分享式党课“沾泥土、带露珠”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分享式党课,愈发受到社区党员的喜爱。嘉业社区党委邀请各位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等作为党课宣讲的骨干力量,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身边的故事,把党课讲深讲透,让分享式党课“沾泥土、带露珠”。

  在“你好!旧时光”老物件老故事分享会上,老党员富新忠拿出老照片和旧饭盒,讲述了自己从年轻时到退休后始终坚持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在“‘90’对话‘90’”的初心党课上,91岁的退休刑警董振声向“90后”青年党员分享了自己当年如何在没有信息化手段支撑的情况下办案子、学本领、解民意、办实事;在老党员金荣福、祝玉坤家中开展的“相纸泛黄藏岁月”家风故事分享会上,两位老党员讲述了老照片背后的点滴故事,以“拉家常”的方式架起了青年一代与银龄长者之间的暖心桥梁……越来越多的党员走上“讲台”分享学习和生活感悟,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红色移动微课堂”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将“书面语”翻译成“家常话”,让党员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汲取精神养分。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拓展课堂形式,激活小区楼院、文化广场等“微阵地”,组织亭子里的党课、客厅微论坛等“微宣讲”,把更鲜活、更具象、更有深度和温度的宣讲内容送到居民身边。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肖春苹

  通讯员 陈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