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小伙“智”救走失村民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市委政法委慰问彰显正能量导向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徐佳婷)8月29日,辽宁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市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同志,走访慰问了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大营子村村民关鹏发,对他“智”救走失村民的义举给予高度评价,并为关鹏发送去了证书和慰问金。

  7月28日凌晨,大营子村56岁的王女士(曾两次患脑梗)意外走失。其丈夫报警后,警方、村民、村干部、网格员等四五十人自发加入搜寻,从凌晨到中午,寻遍坑塘、玉米地等区域仍无进展。危急时刻,回村创业的关鹏发主动请缨,联系拥有无人机的朋友李帅,扩大搜寻范围。当日13时许,两人冒雨操控无人机向南搜寻,14时左右,在田地河道中发现艰难行走的王女士。此时无人机电量将尽,关鹏发让李帅保持无人机指引,自己狂奔至河道,跳入淤泥中救出已被河水淹至颈部的王女士,后与父亲、其他村民轮流将其背至路边,交由家属与警方。回忆起当天的救援,关鹏发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认为这是每个有担当的人都会作出的选择。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一个平凡救人的举动,引发了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高度重视,其中承载着三重关键意义:一是筑牢价值认同根基,通过官方层面的肯定与关怀,让关鹏发的英勇行为获得应有的荣誉与尊重,打破“挺身而出容易吃亏”错误认知,明确“英雄值得被铭记、被善待”的社会导向,让更多人相信“挺身而出有意义、有温度”。二是激活社会正能量,慰问行动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精神宣讲”——以关鹏发的事迹为缩影,引导大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三是凝聚社会共治力量,当“崇尚英雄、争做英雄”成为社会风尚,更多人会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氛围,让社会安宁与和谐拥有更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