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军
徐宝军 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装配切削工、高级技师,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创下车削最小余量0.03毫米的行业纪录,成功攻克了长径比1:80倍细长轴的加工难题。他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牵头完成创新成果17项。
1955年,沈阳第一机器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前身)成功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普通车床C620-1型。为了纪念这段峥嵘岁月,第三版人民币将工人使用这一车床的情形,完整刻印在2元纸币上。这是沈阳工人的骄傲,也是咱们国家重视技能、重视劳动者的象征。七十年后的今天,沈阳即将迎来首个“工匠日”,这是这座工业城市对产业工人最高的礼赞。
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工匠”?我的答案很简单:有才,更要有德。“才”是精湛的技艺,是把毫米级误差降到微米级的本事;“德”是初心,是对产品的敬畏、对事业的忠诚。
有人觉得机床离生活很远,其实不然。你喝的牛奶,靠离心机分离提纯,而离心机的核心部件就是机床造的;你坐的高铁,车轮和轴承都是机床加工的;甚至你用的手机外壳、芯片也离不开机床。机床是“工业母机”,母机强,制造业才强,国家才强。在沈阳这座工业城市里,在“工匠日”的荣光里,我们会继续打磨下去:让每一台机床都精准无误,让每一份坚守都不负时代。因为我们知道,机床转动的声音,就是中国制造业前进的脚步声。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封葑 实习生 袁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