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铭记历史守初心 同心奋进向未来

日期:08-30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8月29日,市政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委员讲堂,在先导片《人民的胜利》掷地有声的解说中拉开帷幕。

  这是今年市政协举行的第四期委员讲堂。委员们以生动的形式,通过“抗战先声”“铁血忠魂”“灯塔延安”“山河淬火”“烽火归程”“正义审判”六个篇章,将抗战历史浓缩成一幕幕影像、一个个故事、一张张照片……凝聚起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与信念。

  多幕场景交织打开“历史画卷”

  “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随着市政协委员刘洋的讲述,“抗战先声”篇章徐徐展开。他的声音带着穿透时空的力量,将大家的思绪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大屏幕上,“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斑驳的残历碑赫然出现,那些弹痕无声而有力地诉说着当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国难。一幕幕画面,让观者慨叹苦难的过往与今朝的盛世。

  从“铁血忠魂”里抗日英雄托举起民族脊梁,到“灯塔延安”中革命圣地的精神指引,从“山河淬火”里军民共赴国难的坚守,到“烽火归程”中跨越山海的赤子报国,最后到“正义审判”中历史对侵略者的彻底清算,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和市政协机关干部,通过现场宣讲、委员连线、情景诵读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的壮阔历程,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从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先辈们用生命书写的“家国答卷”。

  用心组织打造“沉浸式”讲堂

  弹痕镌刻峥嵘过往,怒吼唤醒民族力量,脊梁撑起不屈山河。此次委员讲堂以沉浸式体验带领观众穿越抗战岁月,让伟大抗战精神直抵人心、留下深刻印象。

  “能够参与整篇脚本的推敲、修订和‘山河淬火’篇章的讲述,我非常荣幸,也深受触动。”市政协委员岳强说,各位委员的倾情讲述,让英雄人物和抗战故事“活”起来,更让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在观众眼前变得具象化。

  这场深入人心的讲堂,背后是市政协的精心筹备与安排。工作人员历经多轮讨论、数次修改讲稿,优选各主题讲述人,小到语速语调、大到环节衔接,逐一细化打磨,最终让讲述既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又饱含历史厚度、情感温度。

  既要讲好故事更要传承精神

  “从延安的灯火到《论持久战》的智慧,从白求恩的无私奉献到杨靖宇、张自忠等无数英雄的英勇牺牲,他们共同熔铸的抗战精神,比钢铁更坚硬,比烈火更炽烈,比星辰更永恒!”讲述中,省政协委员周丹的眼中噙着泪水。她说,在讲述中又一次重温了抗战故事、接受了精神洗礼,深刻感受到胜利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这一次讲述,不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传精神’。”当赵一曼写给宁儿的绝笔信被一字一句读出来,当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的名字被一一喊出时,很多人眼眶湿润了。“我们要将这些英雄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要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融入血脉、化为基因,以新的伟大成就告慰先烈。”一位委员感慨地说。

  讲堂现场,观众席内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交织成一股滚烫的力量。这力量里,有对峥嵘历史的深沉回望,有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更有传承抗战精神、同心奋进的坚定决心。

  一个多小时的委员讲堂,在全场高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纪念胜利,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委员们表示,要带着这份初心与力量,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以实际行动履行好政协委员的使命职责,为推动沈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