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沈阳日报

暑期游绘精彩 开学准备忙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07版:时事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8月24日,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在江苏省美术馆观看抗战主题美术作品展。

  8月25日,在四川省遂宁市新华文轩仓库内,工作人员在搬运教材。

  8月22日,甘肃省张掖市一处彩虹泵道骑行区,佩戴护具的“小骑士”在波浪起伏的泵道上骑行。

  8月24日,在江苏省兴化市一家培训机构,孩子们在舞蹈老师的带领下练习舞蹈动作。

  8月24日,参加研学活动的小朋友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参观。

  本组图片均据新华社

  编者按

  这个暑期,中国旅游市场活力迸发。“五天登五岳”的挑战彰显着人们对自然的探索,铜仁借文旅创新实现“逆袭”,天津邮轮口岸客流再创新高……游客们在山水间感受文化魅力。

  随着开学临近,热闹的暑期游渐入尾声,各地已积极筹备开学事宜,家长与孩子忙着购置学习用品,为新学期蓄力。这个夏天的旅游记忆,将成为前行路上的温暖动力,而新学期的成长,也即将在九月的晨光中拉开序幕。

  今年暑期多人“五天登五岳”

  常言道,“五岳归来不看山”。登临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很多人旅游、健身和接受文化熏陶追求的目标之一。“五岳”景区联合推出的“畅游五岳 读懂中国”2025年中华“五岳”历史文化游活动,吸引了大量“驴友”参与。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暑期赛季登顶“五岳”总报名人数已超3万人。通过活动审核打卡App,活动主办方确认从7月10日至8月25日实现徒步攀登“五岳”的“驴友”达4495人。凭借个人出色的体力、耐力、毅力和发达的交通体系,很多“登山达人”实现了“五天登五岳”。在“徒步登顶五岳总成绩”排行榜上以较大优势位居榜首的赵先生,攀登“五岳”总用时6小时10分10秒。

  据了解,本次活动“徒步登顶五岳总成绩”排行榜上前4位选手,均实现了“五天登五岳”。由于参与挑战的人越来越多,“五岳打卡圈”出现了很多参赛者摸索的教程和攻略:“爬山、赶路、休息”交替是基本策略,“夜爬”“晨登”可以省时,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等原则推荐走“恒山-泰山-嵩山-华山-衡山”路线,景区间交通最好选择火车或自驾……

  “五岳”历史文化游活动主办方工作人员尹骏彰介绍,徒步登顶“五岳”的“驴友”中年轻人占大多数,其中总成绩排行榜前五位均为“90后”“00后”,“参赛的年轻人展现出超棒的身体素质,无惧艰险、豪情满怀的精神面貌很令人钦佩!”

  天津邮轮口岸出入境旅客人数再创新高

  8月23日上午,“梦想”号和“爱达·地中海”号两艘邮轮满载旅客先后靠泊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下午又先后满员驶离,单日出入境旅客合计近万人,创下今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暑期以来新高。东疆边检站优化勤务模式,全力保障旅客高效顺畅安全通关。

  “中国通关效率很高,速度很快,节省了我大量时间。”来自芬兰的旅客奥拉维说。

  从7月1日至今,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共接待入出境船舶近40艘次,接待出入境人员约10万人次。今年以来,天津口岸进出境游客超21万人次,其中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蒙古国等国家的1万余名游客来到中国京津冀,看风景、尝美食、品文化。

  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天津近年来以“邮轮经济”为抓手,在政策突破、产业生态及市场活力等多维度持续发力,加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构建“大消费”格局。

  汉服“穿越”、假期研学:入境游“热”力全开

  身着素雅旗袍、手持精致团扇,德国姑娘莉亚漫步在江苏苏州水乡古镇。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河道波光映着白墙黛瓦,她不时驻足细赏,并非只为打卡拍照,“我想真正走进这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外国游客跨越山海而来,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渴望深度触摸立体多彩的中国。

  “我的南非朋友马上要来中国,说想看看火爆的‘苏超’,我准备带他感受足球狂欢氛围!”南京留学生马修斯说。“演出、球赛、展览、美食,都成为外国游客来华的理由。”苏州和平国际旅行社负责人说,当下外国游客热衷规划“一程多站”行程,散客拼团比例上升、游玩半径扩大、停留周期拉长成为显著特征,旅游需求也渐从“逛热门景点”转向主题游、深度游、定制游。

  从戴VR眼镜到与机器人“亲密互动”,暑期研学游热潮中,外国青少年对中国前沿科技兴趣尤为浓厚。

  此外,“中国购”风潮刮得正盛。北京秀水街、深圳华强北等商圈,成为外国游客“扫货”的热门目的地。从时尚衣物、潮流玩具到高端电子产品,购物清单日益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暑期华强北日均接待外国游客超7000人次。有新意、有特色、科技含量高的商品,最受青睐。

  “贵州空调外机”打出旅游逆袭牌

  这个夏天,在避暑胜地贵州,贵阳、六盘水、毕节等地区一如既往火爆,一房难订。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被当地群众称为“贵州空调外机”的铜仁,却也迎来了大波客流。高耸入云的梵净山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梵净山每日限售9000张门票,暑期门票早早售罄已成为常态。

  “梵净山太出名了,但同时也产生了虹吸效应,很多外地游客认为铜仁只有梵净山。”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杨红军说:“铜仁文旅部门这几年的一个重头工作就是扩点成线、连线成面,用梵净山IP吸引人,把藏在深山少人知的好资源的‘盖头’掀起来。”杨红军认为,想盘活铜仁的非传统热门文旅资源,将“流量”变为“留量”,除了广而告之,更要靠多元业态的融合及创新概念的延展共同发力。文旅产品要扩容,供给侧创新是关键。石阡仙人街帐篷音乐嘉年华、九龙洞音乐会、玉屏“侗听音乐会”、德江贵州音乐时光、江口河畔音乐会、石阡古温泉自行车赛、铜仁锦江首届桨板挑战赛……这个夏天,铜仁的文旅融合产品层出不穷,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更提升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