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从“管理主角”转变为“资源枢纽”
日期:08-22
国家开放大学“慧龄空间”项目落户丰泽社区。
“我外孙女的情况确实复杂,以前社区为我们送来好政策,可孩子的问题光靠政策解决不了。”8月20日,和平区新华街道丰泽社区居民王阿姨站在“共享自习室”门口,看着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外孙女做数学题,声音有些哽咽。
大学生“拉手”帮扶、爱心商户送物资,还有亲子活动……王阿姨和外孙女从以前的“等帮助”,到现在感受到全社会送出的温暖,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丰泽社区创新的“三联合”机制——联校、联商、联社凝聚“泽友圈”,为社区困境儿童、独居老人、就业困难群体织就了一张温暖“帮扶网”。
“以前的民生服务是‘提着灯笼找光’,发材料、贴通知,网格员跑断腿,政策传得远,但需求接不住。”社区党委书记王孝军坦言。“比如王阿姨的家庭,女儿去世后,女婿再婚,老两口带着患有疾病的外孙女生活——这类特殊情况,仅靠政策和阶段性帮扶远远不够,必须构建持续性、多层次的帮扶体系。”
创建“三联合”机制的灵感源于一次“需求清单”分析会。网格员汇总的居民诉求里,既有困境儿童的心理辅导、独居老人的精神陪伴,也有就业困难者的技能培训、特殊家庭的长期关怀。面对这些需求,丰泽社区把高校的专业力、企业的资源力、社会组织的服务力聚合在一起,通过党建引领,让“弱连接”变成“强网络”,画出帮扶“同心圆”。
社区困境儿童小爱跟着奶奶生活,社区通过“联校”定制“学业+生活”双轨辅导;独居老人王阿姨经常感到孤独,社区通过“联商”“联社”,有爱心商户定期为老人送生活用品,慈善机构举办“百叟宴”“邻里消夏会”邀请老人参加;47岁社区居民刘女士在“联商”中受益——社区联合培训学校开技能班,收集辖区岗位信息,助她找到合适兼职;社区孵化合唱团、舞蹈团,并引入沈阳市老科协趣味课程,老人们编中国结、练唱《夕阳红》,日子从“等饭香”变成“盼出门”……
“三联合”织就的服务网持续延伸。在共青团和平区委支持下成立“送你一朵小红花”困境儿童服务品牌,与沈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合作帮扶困境儿童;国家开放大学“慧龄空间”项目落户社区助力“银龄幸福”,“泽友圈”越扩越大,这些力量为社区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等民生品牌筑牢了坚实保障。
联校送专业、联商聚爱心、联社强服务。丰泽社区的“三联合”机制让丰泽社区从“管理主角”转身为“资源枢纽”,社会力量从“旁观者”变身“划桨人”。从“单桨”划行到“千帆”竞发,丰泽社区为创新基层治理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
实习生 张理哲 张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