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建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武装侵略中国东北。中国共产党最先举起抗日旗帜,发表一系列抗日宣言和决议,号召人民组织武装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和推动下,不甘屈服的东北各阶级、各民族、各阶层民众在第一时间、最广泛的层面上纷纷揭竿而起形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入侵,揭开了十四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抗战歌曲,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抗日军民的爱国热情和抗战精神。他们在各个不同时期,或者在各自不同的地域被广为传唱,鼓舞着抗日战士和民众的斗志,凝聚着抗日力量。《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所有抗战歌曲中最具典型性的一首歌曲。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事迹、军歌及精神
是《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根源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军的武装入侵,从辽河两岸到松花江畔,从长白山脉到大小兴安岭,整个白山黑水间,到处都有东北抗日义勇军燃起的抗日烽火。东北抗日义勇军全盛时期人数达50余万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初期主要的抗日武装力量。据史料记载,辽沈地区抗日义勇军兴起得比较早,规模比较大的有爱国将领黄显声在中共秘密党员刘澜波的协助下,于辽西地区组织的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发展至58路,独立支队27支,骑兵6路,特种编制13支,达20余万人;在辽东地区由爱国将领唐聚伍组织的辽宁民众自卫军,发展为37路军,13个支队,人数达10余万人。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中,东北抗日义勇军在敌占区极其恶劣的斗争环境和自然环境下,展开如火如荼的抗日武装斗争,时而联合作战,时而分兵出击,不畏牺牲,勇敢战斗,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据不完全统计,至1933年初,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日军战斗1499次,歼灭日军43480人,歼灭伪军78944人。其中,辽宁地区抗日义勇军与日军战斗798次,歼灭日军12981人,歼灭伪军21312人,歼灭日伪军合计34293人。
当时,在东北抗战的抗日义勇军队伍,大都有自己的军歌。比较典型的有东北国民救国军军歌暨义勇军誓词歌、辽宁民众自卫军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等。其中,《义勇军誓词歌》是在沈阳改编的“东北国民救国军”(司令高鹏振)的军歌。这首歌初为这支队伍举旗抗日时的誓词,后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派入该部任参谋处长的张新生(1932年入党)配上《满江红》的古曲,成为军歌。歌词为:
起来!起来,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
山河碎,家园毁,爹娘成炮灰,
留着我们头颅有何用?
拿起刀枪向前冲!
杀!杀!杀!
这首军歌跟随高鹏振部转战不同地区,被广泛流传开来。1933年2月,聂耳随同“辽吉黑热民众后援会”慰问团到热河抗日前线慰问东北抗日义勇军时,亲耳聆听了当时在热河前线抗战的义勇军战士高唱《义勇军誓词歌》的流传版本,并目睹了抗日义勇军战士奋勇杀敌的场景,这些为其后来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和影响
1934年冬,在上海的共产党员田汉应电通影业公司的邀请,创作了以长城抗战为背景的电影剧本故事梗概。在剧本结尾处,田汉为剧中主人公辛白华创作的长诗《万里长城》拟写了一节诗稿,这便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原本。1935年2月,田汉因“抗日反政府”罪名被捕入狱,田汉未完成的电影剧本由夏衍先生进行了改编,继续完成,最终定名为《风云儿女》。
田汉创作主题曲歌词,谱曲工作由聂耳来完成。在谱曲过程中,聂耳对歌词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使歌词更加简洁有力,词曲结合得更加流畅紧密、紧凑生动,两者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堪称是所有抗战歌曲中最优秀的典范。
1935年5月,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首映,当影片在开始和结尾两次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时,立即引起全场观众的共鸣。随后,《义勇军进行曲》迅速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战歌,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巨浪,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传播开来。
二战期间,《义勇军进行曲》不但被国内各民族翻译成自己民族的语言传唱,而且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台,也经常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甚至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马来文、印地文和朝鲜语等,广泛传唱。
1949年9月27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周恩来主持讨论通过了国歌决议案,全体代表一致同意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1978年,以《义勇军进行曲》曲谱,被集体填词后确定为正式国歌;1982年,恢复原歌词确定为国歌;2004年,《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表的抗战歌曲,是文艺界抗战的一种特殊武器。它们的广泛传播,发展成为全民抗战的一种特殊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时代最强音、“民族共同语”及具有最广泛国际影响的民族符号,进而在抗战时期充分发挥了抗战动员的作用,调动了广大民众的抗战热情,鼓舞了国内外中华儿女的抗战斗志,凝聚了华夏子孙的抗战精神,号召了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走上抗日的道路。
《义勇军进行曲》从诞生至今90年来,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它都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世界各地不断响起。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歌精神也将继续得到传承和弘扬,继续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奉献奋斗。
(作者单位: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