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青年报

多维度划定“红线”严打虚假低俗宣传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14: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王钰钦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为规范节日期间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广告宣传行为合规提示,从导向底线、风气倡导、领域监管、主体责任等多维度划定“红线”,为节日市场广告宣传立规矩、明要求。

坚守导向底线严禁借重大活动“搭车营销”

  提示明确,广告宣传需严守意识形态和法律法规底线,不得触碰“政治红线”。严禁使用或变相使用国旗、国歌、国徽及军旗、军歌、军徽进行广告宣传,不得借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或形象背书;严禁违法使用“特供”“专供”及相关字母简写变体,杜绝借“政商关联”营造虚假公信力。
  提示强调,禁止将重大历史事件、国家庆典与商业营销强行绑定,确保广告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抵制不良风气杜绝“天价”炒作与焦虑营销

  围绕节日消费热点,提示剑指各类违背公序良俗的广告行为。其中,明确禁止宣传炒作“天价”月饼、蟹卡蟹券等商品,杜绝通过渲染“奢华消费”“礼品攀比”煽动过度消费;严禁发布含有淫秽、色情、迷信及“软色情”等内容的广告,叫停以身体特征为噱头的低俗营销等。
  针对当下常见的“焦虑营销”,提示明确划定禁区:不得制造“健康焦虑”“容貌焦虑”“成绩焦虑”引导消费,不得通过恶搞经典、无底线炒作、伤害民族感情等方式博眼球,要求广告内容以健康形式呈现,传递积极正向的消费理念。

聚焦重点领域规范旅游、金融广告“套路”

  结合节日消费场景,提示对旅游、金融两大高风险领域广告提出专项要求。旅游广告方面,严禁对景点景观、住宿标准等内容作虚假宣传,警惕“免费游”“零元购”等暗藏强制消费的营销陷阱,防范经营者通过模糊表述欺骗误导消费者。
  金融投资类广告则需严守“合规边界”,要求广告内容与金融管理部门许可的业务范围保持一致,严禁出现“投资回报100%”“保本无风险”等承诺性表述,杜绝通过夸大收益、隐瞒风险诱导公众投资,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管与维权双向发力

  提示同时明确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主体责任,要求相关主体对所推广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性、合法性严格把关,从源头杜绝虚假违法广告。
  “两节”期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排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广告行为。省市场监管局呼吁广告经营主体自觉履行合规义务,同时提醒消费者提升甄别能力,如发现涉嫌违法广告线索,可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15平台投诉举报,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广告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