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调整期
日期:09-29
版面:
07:聚焦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赵云云
9月27日,在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上,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发布了《2025年全球新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受国际局势、价格波动、产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调整期,呈现增长失速、新兴市场国家整体放缓、欧美发达国家持续复苏等趋势。
全球调整期到来
数据分析显示,受价格、全球贸易保护等因素影响,2025年,全球新能源企业规模前500家企业(下文简称“500强企业”)总体增长失速,有进入调整期的趋势。
企业总营业收入基本持平。统计结果显示,2025年500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规模为9.55万亿元人民币,仅比上年度的9.54万亿元增加0.01万亿元,增长0.10%,增幅比上年度的10.16%减少10.06个百分点。企业平均规模增幅持续下降。
统计结果显示,2025年500强企业的平均规模为190.94亿元,比上年的190.82亿元小幅增加0.12亿元,增长0.07%,增幅比上年度的10.12%大幅减少10.05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两年大幅下降。
新兴市场国家整体放缓
虽然新兴市场国家在500强企业数量和总营业收入上占据优势,但整体增长失速。
在企业数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为302家,比上年的296家增加6家;而发达国家企业为198家,比上年的204家减少6家。
企业数上,新兴市场国家优势进一步扩大。企业总营业收入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5.75万亿元,比上年的5.79万亿元小幅减少0.05万亿元;发达国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则为3.80万亿元,比上年的3.75万亿元小幅增加0.05万亿元,二者差距小幅收窄。
在营业收入占比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占比为60.19%,比上年的60.71%小幅减少0.52个百分点;发达国家的占比则为39.81%,比上年的39.29%小幅增加0.52个百分点。
企业平均规模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新兴市场国家企业的平均规模为190.27亿元,比上年的195.69亿元下降2.77%;发达国家企业的平均规模为191.96亿元,比上年的183.74亿元增长4.48%。
整体上,500强企业中,受各因素影响,虽然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数、营业总收入等都远超发达国家,占据明显优势,但整体增长失速,特别是企业平均规模上,发达国家企业反超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有复苏趋势。
此外,报告指出,欧美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呈现持续复苏态势。虽然500强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总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特别是欧洲企业,其复苏态势更为明显,企业规模和营业收入占比均有所提升。
我国增长步伐放缓
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数量和总营业收入仍保持增长,但增长步伐持续放缓,企业平均规模甚至出现萎缩。此外,储能产业发展步伐也明显减缓,企业总营业收入和占比均有所下降。
企业数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数为263家,比上年的255家增加8家,占比52.60%。
总营业收入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总营业收入为5.20万亿元,比上年的5.07万亿元小幅增加0.13万亿元;总营业收入增长2.60%,比上年的13.56%大幅减少9.96个百分点。
企业规模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为197.85亿元,比上年的198.88亿元减少1.03亿元;企业平均规模萎缩0.52%,比上年的15.34%大幅减少15.86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首次萎缩。显然,受国际局势、价格快速下跌、光伏等产业恶性竞争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产业及企业规模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步伐持续两年放缓,有进入调整期的趋势,值得警惕。
在储能发展方面,企业总营业收入上,2025年500强企业中,储能企业总营业收入为2.17万亿元,比上年的2.27万亿元小幅下降0.10万亿元;其总营业收入占比为22.76%,比上年的23.84%小幅下降0.08个百分点。
企业规模上,前十企业中,储能企业有第一的宁德时代、第二的天能控股集团、第四的比亚迪和第十的LG Energy So?lution4家企业,与上年持平。
报告认为,在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增强。原材料产业发展走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地位、日本能否维持前五地位、韩国印度能否崛起、欧美企业复苏局面等都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