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青年报

共商能源转型大计 共谋绿色发展未来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07:聚焦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赵云云

  9月28日,山西省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专场推介会在太原举行。作为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的同期活动之一,活动由山西省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主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外事办公室、省能源局、中国能源报社、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支持。
  此次活动以“聚力能源转型 共‘晋’绿色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200余人,聚焦智慧能源、绿电转化、新型储能、智慧电网等领域,助力山西加快走出能源革命的新步伐。

共商共谋助推绿色转型

  共商能源转型大计,共谋绿色发展未来。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山西正以破局之势,推动从传统能源基地向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转型。
  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权指出,山西不仅是煤炭大省、煤电大省,也是绿电大省,近年来,我们深入践行“双碳”战略,依托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以绿电园区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型的新高地。“绿色能源+”与绿电新优势,必将成为山西能源转型的又一张亮丽名片。这不仅将全面提升山西的能源竞争力,更将向外界展示一个绿色、创新的“新能源山西”崭新形象。山西能源转型未来可期,向“新”向“绿”的投资前景无限广阔。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表示,“双碳”目标引领下,山西在甲醇产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晋中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千亿级甲醇经济产业版图。未来,新型能源体系将以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线,山西正通过项目实践和政策创新,形成以资本和技术综合竞争力的强劲发展态势,打牢增长根基。
  丹麦绿色国度中国事务总监于珂认为,山西正加快推动能源革命,从传统的煤炭基地向综合性绿色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转变。期待双方展开深入合作,将丹麦的绿色基因与山西的雄厚基础和转型活力相结合,共同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储能分会会长史立山提出,山西是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近年来,山西能源革命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电力外送规模持续扩大,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容量不断提升。同时,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成为国内首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为全国电力市场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依托资源禀赋,山西既要做好传统能源利用,更要在新能源创新发展方面作表率,期待山西能源革命试点取得圆满成效。

激活绿电园区新动能

  在创新绿电供给机制不断健全的背景下,山西绿电资源投资和发展潜力不断凸显。山西通过集中式绿电直连、分布式绿电就地消纳、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绿证交易等多种途径,为企业和园区个性化设计绿电供应方案,实现“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同步提供“全生命周期”项目跟踪服务,以满足企业对绿电属性和经济性的需求。
  国家节能中心原副主任李行指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是深入推进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引导产业深度脱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统筹布局建设一批零碳园区,引导高载能产业有序向资源可支撑、能源有保障、环境有容量的园区转移集聚,有利于相关产业形成合理分工和良性循环。”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处长李嵘表示,绿电直连是绿电园区的“关键路径”,虚拟电厂是绿电园区的“智慧大脑”,绿电绿证交易是绿电园区的“价值补充”,绿色认证是绿电园区的“身份凭证”,零碳园区是绿电园区的“高阶形态”。建设零碳园区是一项创新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从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等八方面重点任务推进。
  据悉,山西按照“差异布局、分批实施、滚动推进”的总体思路,分三批在大同、朔州、忻州等8个市布局13个绿电园区试点,推动电池产业链、算力、固废综合利用、化工、镁基产业、铝基产业、煤基装备制造、出口电子制造、铜基产业、绿色液体燃料、铸造、低空经济等产业融合发展,与增量配电网、国家碳达峰试点、零碳园区等政策叠加布局,配置新能源524万千瓦,实现绿电直供88亿度。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未来,山西将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建机制、搭平台、促合作,将能源大省禀赋转化为发展新势能,努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杜青指出,目前,我们正通过重点园区建设,积极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新模式,努力实现能源的安全、绿色、经济三重目标统一。“通过政策融合,叠加增量配电网、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等措施,我们实现了绿电园区建设运营全流程的降本增效,用户电价降幅超过10%。通过技术创新,我们运用多用户可调可控管理、智慧交易平台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了园区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优化风光储资源,匹配园区的绿电消费占比达到50%以上,碳排放因子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高级顾问夏天分享了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及相关成果,包括多能数据感知和综合处理、直流组网、虚拟电厂聚合等值、优化调控、市场交易等。这些技术成果已在上海、山东等地园区项目中成功应用,下一步将在山西绿电园区进一步推广落地应用。
  侯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郝文盛表示,作为省级绿电园区试点,正在配套设施建设。园区建成后,新能源发电量约为3.4亿千瓦时,可通过直连方式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低价的绿电。
  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创新发展与投资合作部部长刘宝林表示,园区初步形成了煤化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基础。基于绿电园区试点规划,将持续推动绿电园区与化工项目相结合发展,落地一批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项目。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马杨介绍,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山西省乃至中西部地区首个绿电加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特色园区。园区总体绿电比例达到了55%以上,完全满足出口型企业的绿电需求。
  山西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的目光。厦门新能安科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业储能中国区总裁马金鹏表示,随着山西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储能产业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在山西特定运营模式下,我们的产品运行至15年仍可保持较高的容量水平,有助于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保障储能资产价值,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定的收益预期。
  从传统能源基地向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正在三晋大地生动实践,山西转型动能澎湃绿色,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