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煤层气共采提质增效论坛在太原开幕
日期:09-29
版面:
04:聚焦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高静 王钰钦
9月27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煤与煤层气共采提质增效论坛在太原举行。作为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之一,本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五届。
论坛围绕建设“三区三地”目标要求,同步推进“两个转型”、加快能源领域“五个一体化”步伐,按照国家级、国际化、专业化要求,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能源领军企业的200余位国内顶尖煤层业领域专家和领军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的前沿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路径,为推动能源领域“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副省长杨勤荣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词,PECC国际组织双主席、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詹永新,国家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国家能源局首任总工程师、原副局长、国务院参事室原特约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吴吟等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前驻芬兰、菲律宾、捷克大使马克卿主持论坛。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发布了《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发展成果(报告)》。
聚焦能源转型 打造高端对话平台
山西煤层气资源富集,全省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约8.31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煤层气产业规模与技术发展持续领跑全国,已成为山西继煤炭之后的又一张靓丽能源名片。
近年来,山西煤层气不断增储上产,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量产值朝着双翻番的目标奋进。在此背景下,本届论坛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山西一省一业的发展,更为国家能源革命提供路径借鉴、为能源低碳转型贡献山西智慧。
本届论坛由PECC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山西蓝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平洋鼎盛会议服务中心承办。
杨勤荣在致辞中指出,山西作为国家综合能源基地,肩负着能源保供重大责任,承担着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使命。今后,山西将继续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煤层气战略找矿和地勘资金投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行业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型;加大对煤层气全产业链的政策支持,解决制约增储上产、稳定供应和高效利用的瓶颈问题;强化科技创新,深化企业与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升级煤层气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企业分享 碰撞智慧火花
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内能源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从不同角度分享经验。国家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郑国光围绕“能源转型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表演讲,分析能源转型背景下煤炭行业发展路径。国家能源局首任总工程师吴吟就“关于煤与煤层气共采的思考及展望”分享见解。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马刚阐述了央企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全产业链的使命担当。自然资源部油气研究战略中心原副主任韩征探讨了煤层气解锁深层潜能、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太原科技大学校长梁卫国介绍了《深部煤层气超临界CO2 致裂驱替高效开采技术研究》的最新突破。中国石油学会原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凤银从深部煤层气高效开发角度,阐述储层四维地质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张遂安以“煤层气产量产值双翻番之策与略”为题,分析了实现目标的办法和举措。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周立宏等分别从企业实践角度,分享推进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山西晋能控股集团总工程师边强分享了寺河东五盘区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的创新实践,华新燃气集团山西蓝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领导介绍了“煤气共采低碳属性,服务绿色转型发展”。中澳煤层气能源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启国借鉴中外煤层气井水处理经验,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国际视角。
权威报告发布 提供煤层气山西样板
论坛上,姚青林发布的《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发展成果(报告)》,从基地建设、政策体系、服务机制、发展模式、互联互通5个方面,总结了我省煤层气产业发展成果。
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煤层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约0.97万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初步建成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形成布局合理、产能稳定的规模化开发格局。今年前8个月,我省煤层气总产量达98.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81.3%,再创历史新高。
报告显示,我省构建起覆盖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文件;落实退出机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提高勘查投入标准;完善市场体系,科学划定出让区块范围,实现资源出让市场化、公开化、规范化;实施技术革命,推广绿色开发技术,制定技术规范体系,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煤层气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山西全方位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改革审批机制,建成“三级联办”一体化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平台;简化办理程序,印发相关通知;完善奖补体系,出台多项文件;强化要素保障,探索多元化供地模式,推进“标准地”改革。
报告中还透露,我省今年计划向社会公开出让4宗位于沁水盆地中部、总面积约1143平方千米的煤层气区块,欢迎有实力的企业参与。
关注难点堵点 攻关核心技术
论坛期间举办了两场专题研讨会。9月26日下午召开的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煤层气增储上产提质增效”政策解读与研讨闭门会,直指产业面临的政策瓶颈、土地使用、采排水等难点与堵点。研讨会汇聚了山西省委政研室等专家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中石油等企业领军人物,形成诸多建设性意见。
9月27日上午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及装备制造技术研讨会”,聚焦提升“硬实力”,针对技术壁垒、升级与共享等核心课题进行研讨。中石油等市场主体首席技术官、顶尖专家,以及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资深学者和研发带头人分享了最新成果,明确技术攻关路径。两场研讨会为助力山西省煤层气产量产值实现双翻番目标建言献策。
五年深耕铸就品牌 共绘能源发展新篇章
为拓展和深化论坛成果,《“煤与煤层气共采”论坛文集 卷Ⅱ 创新与科技引领 促进新质生产力》(中英文对照版)在此次论坛同步发行。该系列丛书已出版4册,成为了解山西乃至全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工具全书”。
自2021年首届论坛创办以来,年年有突破,届届有亮点。2021年,论坛直接落地成立“山西省太平洋煤层气研究院”,引入7位中外院士和29位教授级高工。2022年、2023年,山西成功申报“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论坛专业化特色突出,组织政府与企业面对面沟通的专题闭门会,解决政策瓶颈问题,开展一对一研讨,为企业增储上产提供保障。
2025年,煤与煤层气共采论坛召开于“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时期,肩负推动实现煤层气产量产值“双翻番”目标的重要使命。论坛突出煤层气专业论坛属性,以国家级、国际化、专业化水准,助力山西打造煤层气领域全国标杆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引领区。
煤与煤层气共采论坛从蹒跚起步到声名远播,一直由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承办。五年来,该委员会作为论坛的“承办中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执行力,为论坛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影响力提供坚实保障。从顶层设计到细节落地,从论坛成功举办到成果转化,山西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初心不改,将其打造成“思想盛宴”与“合作桥梁”。
五载耕耘,五载奋进。煤与煤层气共采论坛不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更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山西在能源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坚定决心,贡献更多的“山西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