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与零碳韧性 共探可持续发展新径
日期:09-29
版面:
02:聚焦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高静
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加剧,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实现“双碳”目标、构建“韧性城市”成为世界焦点。9月27日,共建AI零碳韧性城市主题论坛在山西潇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聚焦“AI赋能 + 零碳韧性”,汇聚全球智慧探寻解决方案。
山西转型综改区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主战场,期望借论坛之力,共同探讨AI赋能城市发展、保障城市能源安全、提升城市韧性以及推动技术产业落地等关键议题。未来,将以场景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协同为纽带,助力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开拓转型发展新方向。
权威汇聚 共话城市发展新思路
本次论坛规格颇高,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指导,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省住建厅、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多家企业协办。
论坛开幕,山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林红玉发表致辞。随后,各单元主旨演讲依次展开,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带来精彩分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以“生成式AI大模型与未来城市”为主题,深入剖析了生成式AI大模型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影响;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围绕“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与绿色更新”展开演讲,结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专题政策研究,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张辰以“统筹发展与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之道”为主题,分享了韧性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与策略。
此外,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探讨了未来的治理与挑战;山西航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丁国栋展示了山西太原零碳机场建设成功案例;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教授朱月琴分享了AI驱动的城市韧性防灾减灾实践与思考;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TO杨海明介绍了中国联通以新技术助力城市生命线创新发展,构建城市零碳韧性之路;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元数科智慧城市研究院华北院院长吴红梅围绕打造韧性城市、建设生命线安全工程发表见解。
随后,在“AI赋能—零碳韧性城市以场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主题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索在AI赋能背景下,零碳韧性城市通过场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创新模式 共筑山西转型发展新景
会后采访中,吴红梅介绍,正元地信在打造韧性城市、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上,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体检评估找准病害、源头治理提升韧性、数字赋能监测预警“四措并举”。此模式创新性强,理念上引领行业新方向,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标准药方”;技术上应用算法模型赋能产品体系,获评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山西数字化建设主力军,山西联通依托算网设施与元景大模型优势,推出覆盖42个场景的AI视频智能分析等产品,技术达主流标准,在多地成效显著。”山西联通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监杨敏表示,在城市治理领域,将DeepSeek人工智能平台与12345政务热线深度融合,打造“智能总客服”模式,为智慧政务提供“山西样本”,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与市民满意度。医疗、文旅、能源矿山、应急安全等领域也成果斐然,影像云平台、智慧化方案、智能化方案、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等助力各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安全保障。未来,山西联通将加速“人工智能+”在多领域应用,持续为山西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构建AI零碳韧性城市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汇聚了各方智慧与力量。各方在论坛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与实践经验,将为AI零碳韧性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多可行思路与切实方案。